以科學與溫情點亮抗癌之路——市二院開展“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患教會
四月的風裹著瓷都特有的溫潤,悄然漫過醫院的窗臺,將春的氣息揉進每一縷陽光。2025年4月17日,正值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市二院腫瘤科會議室內暖意融融。圍繞“科學防癌,健康生活”的主題,一場別開生面的患教會如約而至。這里沒有冰冷的儀器和苦澀的藥水,有的是知識的細語與溫情的交織;這里不僅是醫學的講堂,更成為患者與家屬心中一盞不滅的燈。
當科學照進現實
每一堂課都是希望的種子
營養科副科長熊香珍以《吃對每一口,守護抗癌路》拉開序幕。她從一碗湯的溫度說起,將蛋白質、維生素化作抗癌路上的“隱形鎧甲”,從科學膳食的角度出發,解析如何通過合理飲食增強免疫力、減輕治療副作用,為患者提供了實用指導。腫瘤科醫師林學英在《疼痛能治嗎?我來告訴您》中,系統介紹了癌痛評估與規范化治療手段,強調“無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現場患者紛紛點頭表示共鳴。腫瘤科中醫師張黎昕帶來《中醫特色療法,腫瘤患者康復的“法寶”》,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傳統中醫藥療法在改善腫瘤患者疲乏、泄瀉、便秘、腹脹等癥狀方面的效用娓娓道來,展現了中西醫結合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中的獨特價值。
互動如春風
讓知識在溫暖中生長
答疑環節,醫護團隊與患者面對面交流,耐心解答現場患者及家屬對平日里飲食、用藥、中醫等方面的細節問題。一位家屬感慨道:“原來醫護人員不僅治病,更懂我們的難處!
抗癌榜樣現身說法
分享生命經驗
活動的最后環節,一位特殊的嘉賓走上講臺。他是曾在腫瘤科接受治療且已康復六年的曹先生。沒有華麗的辭藻,他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抗癌歷程:從最初的恐懼絕望,到積極配合治療,再到重獲新生的心路轉變,F場的患者和家屬都專注地聽著,有人不時點頭,有人認真記錄。一位患者感慨地說:“看到曹先生現在的狀態,我們對治療更有信心了”。這個環節沒有刻意煽情,卻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真實的力量。
抗癌路上
我們始終是執燈同行的人
這場活動不是終點,而是醫患攜手的起點。當科學防癌的知識化作患者手中的星火,當人文關懷的細流匯成滋潤心田的甘泉,這場患教會早已超越時間的界限——那些認真記錄的筆記,會變成餐桌上的健康食譜;那些緊握信念的雙手,將傳遞更多勇氣與希望。今后,科室將繼續秉承“專業+人文”的雙核理念,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科學防癌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責任編輯 | 劉 偉
! | 張 穎
一 審 | 朱亞平
二 審 | 王海波
三 審 | 何 莉
文稿來源 | 腫瘤科 計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