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峰巒辟新天——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以“六連升”書寫“國考”新答卷
“進入B++!”這成為最近二院人的口中“熱詞”。從2018年至今,醫院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國考”中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六連升”“六連勝”,在全國1588家醫院排名區間進入前35%,成為景德鎮市首家、首次進入“B++”級別的三級甲等公立醫院。優異成績的背后,是醫院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改革創新”雙輪驅動的生動實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洋溢著昌江水土的靈性與潤澤,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以居安思危、向新攀高的戰略定力,走出了一條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蝶變之路”。
扛牢黨建“第一責任”
打造高水平的醫療“引領地”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根與魂”。醫院以“抓黨建、強引領,促發展、惠民生”為主線,全面強化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高高飄揚、黨員個個爭先,“紅色引擎”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加速跑”。
醫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以黨的建設為“圓心”,以服務群眾為“半徑”的“123同心圓”治理法,建立健全“一擎引領、二元融合、三基同筑”的現代化醫院新型治理體系。該黨建品牌榮膺江西省優秀黨建案例一等獎,在中央組織部、省委組織部來院調研中獲得充分肯定,并作為黨建經驗對外推介交流。
從把黨建工作寫入醫院章程,到嚴格落實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從落實“第一議題”,運用“三個課堂”,即理論課堂、紅色課堂、指尖課堂開展全方位、全覆蓋式學習,到建設“清廉醫院”,強化醫德醫風,深入開展醫藥領域反腐、群腐問題集中整治……醫院始終把黨的全面領導融入治理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有力構建了建強黨建“軟實力”,筑牢發展“硬支撐”的生動格局。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
打造高質量的發展“示范地”
醫院秉持“發展差異化、質量同質化”理念,推動“一院一特色”提速,“一科一品牌” 提效,順利完成第四周期三甲復審。
學科建“強”。學科建設是引領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龍頭”,也是服務一方百姓的“底氣”。醫院堅持技術強院、科技興院,持續提升護佑健康的醫療能力。2024年,醫院呼吸科、骨科、ICU、腫瘤科成功獲批省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新增醫學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積極推進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形成了涉及5個亞專業方向共計37個中醫特色診療方案。醫院專科建設成效顯著,一系列成果就是最好的成績單。“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是提高醫院綜合實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醫院黨委書記張將介紹道。
核醫學科率先引進PET—CT
技術向“新”。醫院大力發展醫療新質生產力,積極融入數字化大潮,探索構建醫院“智慧大腦”,推動病歷實現電子化、辦公實現自動化、網絡實現區域化、軟件實現標準化。譬如,市二院03專項《警保醫5G+智慧聯動危急重癥院前急救示范應用》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并在江西衛視、中國江西網等省級主流媒體獲得經驗推廣。此外,作為景德鎮地區唯一擁有PET-CT的公立醫院,于今年成立核醫學科,為醫院在早期疾病精準化診療方面增添了新的“核動力”。令人振奮的是,醫院病理科分子病理實驗室被國家病理質控中心以“滿分”成績通過項目評估,標志其診斷質量水準已經進入國內高水平行列。
在“國考”中創造“六連升”佳績
此外,醫院技術“上新”、學科“提質”不斷按下“快進鍵”,諸如:開展肺栓塞介入置管溶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心血管內科的各類新型起搏器植入、左心耳封堵、各型復雜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單邊V型雙通道脊柱內鏡融合技術;婦科單孔腔鏡腹膜外淋巴結清除;重癥醫學科的體外膜肺(ECMO)等,這些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有更精準、更高效、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運營求“精”。醫院將“國考”指標深度融入戰略規劃,創新建立“月度-季度-年度”三級動態監測機制。通過分解責任到科室、定期召開指標調度會、聯動獎懲機制,實現了從數據監測到問題整改的“閉環管理”。以績效化管理為抓手,巧用平衡計分卡、關鍵KPI、PDCA、品管圈等績效管理“工具箱”,全力促進質量管理與績效管理相融相促,持續構建精細化管理運營體系。醫院先后榮獲全國公立醫院質量管理創新“金鼎獎”,多個質量持續改進案例榮膺全國公立醫院質量管理“創新獎”。
改革提“速”。醫院作為全市首批DIP 支付方式改革定點醫療機構,創新實施“3+3”改革新模式:即建立“三個機制”,病案質控機制、交流反饋機制和嚴格監管機制;提升“三種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政策落實能力和內涵發展能力。
現如今,醫院DIP支付改革在蹄疾步穩中實現了平穩落地,不僅減少了不必要的診療和用藥,降低了醫療費用,減輕了患者負擔,更促進了醫院運營和管理的規范化和提質增效,實現了“一降一升”的“雙提速”。
驅動創新“第一動力”
打造高效能的科教研“樣板地”
高質量的質,既是質量的質,也是品質的質。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以“科教研”的創新推動公立醫院向“質”轉型,勢在必行,也正當其時。
科研力“有影響”。2024年醫院申報省青年基金、省衛健委等科研項目79項,發表論文近60篇,SCI論文15篇(其中,1區2篇、2區2篇)。其中,一篇刊發于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志》,最新影響因子高達IF:158.5,成功填補了我市醫學界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的空白。
教學力“更優質”。醫院承擔贛南醫科大全程本科教學和專碩聯合培養工作,已畢業一屆本科臨床全科專業學生。目前在院培養本科生145人,專業碩士8人。其中,醫院培養的第一批全科本科畢業生在2024年度全省住培技能競賽中獲全科專業一等獎。
協同力“加速跑”。醫院堅持夯實人才培養、強化科研支撐,以教促學、教學相長,打通醫聯協作、科研轉化的“最后一公里”。通過構建緊密型醫聯體、打造名醫工作站、選派掛職引才等方式,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協作聯動,構建更加完整的診療鏈條、學科矩陣。現如今,醫院有省市共建學科11個以及名醫工作站2個。
秉持民生“第一信念”
打造高品質的服務“滿意地”
醫療向“新”,服務向“心”。高質量發展在公立醫院的體現,絕不僅限于冰冷的數據、高精尖的醫療器械,更在于對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的“用心”。
門診作為醫療服務的前沿陣地,其“服務指數”決定了患者就醫“體驗指數”。近年來,醫院門診部推出多項創新舉措:打造“一站式”服務中心,通過優化門診布局,增加專家診室,簡化就醫流程,實施“潮汐式”門診管理,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跑路多的“煩惱”;推行“一醫(護)一患一診室”,確保患者隱私安全;嚴格執行首問、首診、首訴負責制,推行“碼上辦”,筑牢服務患者“第一道防線”。同時,根據患者需求,增設麻醉、疼痛、營養、藥學等新型專科門診,建立老年友好型服務門診,全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就診需求。
“大醫濟蒼生,枝葉總關情”。醫院創新打造門診日間診療服務模式,持續降低患者經濟和時間成本,減少醫療費用,節約醫保基金;打造無紙化“指尖醫療”模式,一機在手即可實現掛號、就診、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醫院塑造“溫度文化”,打造新型人文醫院,以“注重人文領導、強化人文管理、弘揚人文精神、推行人文服務、改善人文環境”為路徑,大力構建文化認同、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新型人文醫院考核評價體系,讓醫院真正成為患者信賴的“健康之家”。醫院門診與住院患者、醫務人員滿意度連年提升,先后獲得“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全國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典型案例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等榮譽。2024年11月,醫院“溫度文化”獲得全國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優秀案例,不斷擦亮了“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這張亮麗名片。
溫度文化暖人心
令人憧憬的是,作為2025年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美好愿景正在徐徐鋪展。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門急診醫技綜合樓、后勤綜合樓、健康管理康復中心、各類服務大樓、醫療中心以及智慧醫院系統配套設施。該項目的啟動,對于加快推動健康景德鎮建設,構建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衛生健康服務具有現實而深遠的重大意義。
跬步致遠、厚積薄發,奔赴下一程山海,高質量發展依然是公立醫院前行的“主旋律”。此次“國考”成績進入“B++”跨越式提升,標志著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邁向卓越新征程。放眼未來,醫院將站在新的起點上,抖擻精神、重新出發,以百姓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努力在建設患者滿意、職工幸福、社會贊譽的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的宏闊進程中,繼續留下“進而有為、行而致遠”的二院足跡。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責任編輯 | 劉 偉
校 對 | 張 穎
一 審 | 朱亞平
二 審 | 王海波
三 審 | 何 莉
文稿來源 | 景德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