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向光而行,把執著扎根在平凡中
何莉,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副主任醫師,現任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近年來,先后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全省優秀共青團干部、景德鎮市“十大雷鋒哥”、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市“雙創雙修”工作先進個人、景德鎮市科普大使、市衛生健康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市直機關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何莉參與三級甲等醫院評審工作
經世致用,做一個敬業樂業的“有心之人”
“書山有路勤為徑”,這是何莉經常引用的一句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高級職稱醫師,為人民服務的最佳方式莫過于努力學習,增強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完成各項任務。
工作中,何莉無論是在醫生崗位還是在管理崗位,都十分注重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自覺把理論武裝、崗位工作和具體實踐三者有機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他注重強化現代醫院管理和運營知識、法紀知識及醫學前沿知識的跟進學習,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知行合一,持續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在市中醫醫院從事黨務工作時,他在院黨委引領下,創新推出“黨員共享筆記”,全體黨員接力書寫數十萬字,該舉措得到中央黨建督查組的高度認可。聚力打造“黨員過政治生日”“紅色書屋”“黨員成長大課堂”“‘雙創雙修’黨員干在前”等一系列黨建項目,在系統內外形成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先后接待市內、省內十幾家公立醫院來院參觀學習交流黨建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省“三甲”中醫醫院復審當中,醫院黨建以98分的好成績,位列全省三甲中醫醫院第1名。一系列黨建新模式、新做法,使得該院成為全市“黨建示范點”。在市五院分管黨建工作中,他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新增聯科黨支部,并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專門開通“黨建公眾號”,打造多個“一支部一特色”黨建品牌矩陣,作為基層黨建“三化”建設試點單位,順利通過驗收。由此,何莉也被授予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市直機關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上善若水,做一個施予溫暖的“有愛之人”
微光成炬,大愛無痕,卻總能在不經意間直抵人心、溫暖他人。作為一名普通人,何莉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公益事業,用無私奉獻詮釋仁心大義。
在他所住的社區里,在樓棟、鄰里間,從醫多年來,他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給周圍的鄰居當起了熱心的家庭健康顧問。
多年以來,鄰居們誰有了頭疼腦熱的總是習慣找到何莉問個究竟,并在他的建議下,該吃藥的吃藥,該去醫院的去醫院。
在何莉的鄰居中,有一位姓伍的大爺,兒女平時不在身邊,于是他就成了何莉照顧最多的對象。有一回,伍大爺在發了幾天低燒后,出現了咳血以及全身乏力的狀況。根據伍大爺的癥狀,何莉判斷可能是患上了肺結核。
在和伍大爺的兒女取得聯系后,何莉獨自帶著伍大爺到醫院做了細致的全面體檢,結果證實伍大爺的確是患上了肺結核。在伍大爺接受正規治療后,替老人家買藥送藥就又成了何莉的分內事。對此,伍大爺總是拉著何莉的手,念叨著“老了,老了,沒想到還是享你這個‘陌生人’的福啊!”
何莉有一個初中同學的父親是一位矽肺中晚期患者,母親腿部也患有殘疾,家中的生活十分困難。有一段時間,同學到浙江外出打工,知道何莉在醫院工作,加之兩人一直在班委擔任班干,于是就拜托何莉多加照顧他的父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每年的矽肺體檢和平時的開藥取藥都是何莉張羅著,送到同學父親的手里。那年的冬天,正在南昌參加學習的何莉突然接到了同學父親“肺心病”加重的消息,由于同學趕過來還需要兩天,何莉當即就向上級請假回到了景德鎮,第一時間帶同學父親到了醫院,住院費、藥費都給先墊上了。幸運的是,由于得到及時的診治,同學的父親轉危為安。一路風塵仆仆趕回來的同學,看到父親的平安,感動得熱淚盈眶。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一次在《瓷都晚報》“尋找身邊的活雷鋒”系列報道中,何莉接受采訪時,他對記者說道,“儒家文化倡導‘仁者愛人’,我只不過是按照老祖宗的話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其實,伸一把手,自己很快樂。”由此,他也獲得了景德鎮市“十大雷鋒哥”的榮譽。
何莉參加全國創建無結核社區試點工作啟動會
功在不舍,做一個水滴石穿的“有恒之人”
“工貴其久,業貴其專。”在何莉的人生字典里,他最欣賞的一句話,也是他以最大努力去實踐的一句話,就是要永葆“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去干工作、干自己喜歡的事情。
從學校的“象牙塔”走進社會的“大舞臺”,何莉無論是從事醫生的崗位,還是擔任行政管理的角色,他都能以強烈的事業心、自律心和創新心,立足崗位、開動腦筋、求新求變,在為民服務、干事創業當中擔當奉獻、克難攻堅且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作為醫生,他熱愛醫學影像事業,刻苦鉆研理論,善于總結實踐,在放射影像這項“黑與白”的方寸間,在“光和影”的空間里求解“生命的方程”,為臨床治療提供強力支撐。多年來,他勤于思考、筆耕不輟,在課題、論文、專著等方面也是收獲頗豐。他撰寫了多篇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和著述。先后主持研究市級科技項目課題《骨關節創傷時軟組織的變化在DR的診斷價值》,省級科技項目課題《胸部CT對肺癌早期篩查的價值與應用研究》。先后發表國家級、省級醫學論文《不典型性肺結核的影像學診斷價值研究》《陶瓷矽肺規范性診斷的探討》《骨關節創傷時軟組織的變化在DR的診斷價值》《淺析腰椎后關節紊亂綜合征的影像診斷》等。并先后擔任《骨折的治療與中醫康復》醫學專著的編委,《軟組織損傷的診治和中醫康復》醫學著述的副主編。
業余時間,何莉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他崇尚簡單的生活,“每天讀書六十頁”是他多年來的自我要求,現如今已經成為“每天剛需”。這些年,利用業余時間,他用心讀書、用力感悟、用情寫作,創作了一些作品,產生了一些精品,得到了一些好評,也獲得了一些榮譽。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何莉用有高度的視野、有深度的思想、有溫度的筆觸努力創作為時代鼓呼、為人民放歌的精品力作。例如,其創作的《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精準施策助力中小微企業奔涌向前》《惠企助企讓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等多篇時政類評論文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作為“政策解讀”類文章采用刊發。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何莉以一顆“紅心”對黨忠誠,以一顆“真心”為民服務,以一顆“匠心”扎實做事,在奮勇爭先中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成為了“群眾身邊好黨員”。他把對事業的熱愛和為民服務的真情化作了對黨、對理想的一腔赤誠,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辛勤的勞動彰顯了人生價值,用不懈的奮斗展現了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與榮光!
責任編輯 | 祝心韻
校 對 | 張 穎
一 審 | 朱亞平
二 審 | 王海波
三 審 | 何 莉
文稿來源 | 景德鎮發布 景德鎮機關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