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線——市二醫院各科室抗疫紀實(十)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全市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戰場,市二醫院從醫護人員到醫療設備和后勤保障都全力以赴參與到“戰疫”中來。從重癥病房到普通病房,從門診到急診……,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位醫務人員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用他們的堅守與奉獻,為瓷都百姓構筑起一道健康防線。
重癥醫學科里的“紅海行動”
“現在血氧飽和度多少?”
“51%”
“呼吸機氧濃度多少?”
“100%”
“馬上給予氣管插管……”
通過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CVP監測、呼吸機輔助通氣、給藥等一系列操作之后,患者病情得以暫時穩定。這里便是市二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一個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同時也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11月28日,ICU接到電話,將從感染科轉入一名危重癥患者,科室人員需做好二級防護!團隊火速推床至感染科接病人,隨后ICU的緩沖病房便上演了之前那段生命保衛戰!
門外正在面臨著大考,而門內接受的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外援的增多,科室人員極度緊缺,為了確保科室工作正常運轉,保障危重病人的救治和護理,大家主動取消休假,以科室為家。為保障患者日常生活所需,團隊千方百計為患者采購到充足的生活用品,解決一時之困。
ICU工作的核心就是“搶時間”、“搶人”,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團隊24小時連軸轉,白天參與患者的救治工作,晚上還要集中進行業務學習,以便熟練掌握重癥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各種搶救技術,從而提高搶救的效率和成功率。“ICU的患者都是到了生命垂危的關頭進來的,他把身家性命交到我們手上,我們要對得起患者的信任。”護士長詹勇慧說道。
泌尿外科 普外二科
隨時準備著
疫情發生后,泌尿外科普外二科立即行動起來,聽從醫院統一指揮,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到了疫情一線。
11月19日,醫院緊急抽調醫護參加核酸采樣工作,科室共派出11名骨干力量參與支援采樣。剩下的醫護人員24小時駐守科室,同時承擔兩個科室病人的日常醫療工作以及急診手術,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每個人都咬牙堅持著,沒有一人退卻。
根據醫院部署,科室進行改造臨時變換角色成為外科緩沖病區,接收各個外科的急重癥入院患者。緩沖病區防控責任重大,每一步流程、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細致周到,既要保證患者醫療安全,又要保證醫護人員避免交叉感染。面對來自不同科室不同情況的急危重癥患者,對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挑戰。全體醫護人員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救治多發外傷、急性闌尾炎、消化道穿孔等急危重癥患者。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泌尿外科普外二科全體醫護人員始終爭先鋒、勇擔當、善作為,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任務。
十八橋分院
眾志成城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市二醫院十八橋分院在負責人蔣林、副主任楊中華和副護士長吳青蘭的帶領下,全體醫護人員聞風而動、腳步匆匆,所有人員帶好行李,吃住在一線,全面開展抗疫防疫工作。其中蔣林、楊中華帶領護士史文茜前往高風險區上戶采集核酸。吳青蘭帶領護士王楚玉、醫生徐喚煥則始終奮戰在核酸采樣點。
這場戰役沒有平民,每個人都是戰士
11月19日凌晨零點周路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接珠山區指揮部命令立即排查密接者,接到指令后,楊中華和蔣林立即前往一戶一戶進行采樣,直至第二天凌晨三點。
這場戰爭沒有后方,每個人都在前線
每次接到緊急任務,不分晝夜,無論風雨,沒有一個人喊累,沒有一個人叫苦,更沒有一個人無故退縮。在寒冷的冬日里,大家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全身都被汗水打濕了,仍堅持不折不扣完成所有采樣任務,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