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醫院成功開展內瘺血管狹窄球囊擴張成型術
動靜脈內瘺,是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內瘺充足的血流量是確保血液透析治療順利和血液透析質量的根本保障。但由于透析時間長,反復穿刺,鈣磷紊亂,低血壓,假性動脈瘤……均導致患者的血管狹窄、栓塞,最終影響血液透析的質量,除了良好的護理外,及時發現動靜脈內瘺隱患,及早干預是非常科學有效的方法。
近日,市二醫院腎內科成功為一位患者實施了醫院首例超聲引導下內瘺血管狹窄球囊擴張成型術(PTA),為其解決了內瘺狹窄堵塞等問題。
球囊擴張術主要適用于一些由于靜脈局部狹窄而導致血透中流量欠佳的血管病變患者。麻醉后在超聲引導下,導管經血管到達狹窄部位,通過導管末端的球囊充氣膨脹,擴張阻塞血管,改善血液供應。
該患者今年73歲,是一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近期的透析過程中,內瘺血管血流量明顯不足(<200ml/min),導致透析不充分、質量差,經常需要加用壓脈帶才能維持其血液透析至結束,甚至因流量報警無法進行透析。
經過血管彩超檢查后發現,患者的左上肢動靜脈內瘺血管頭靜脈段已經重度狹窄,最狹窄處僅0.9mm,位于瘺口近心端4.5cm處,狹窄段長約1.4cm,如果不做球囊擴張術,就只有選擇中心靜脈置管或內瘺重建手術,不僅痛苦大、歷時久,而且加重血管耗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限。為了盡快改善透析質量,減輕患者痛苦,經過充分的醫患溝通后,血透室主任朱雯,腎內科江新愛醫師聯合彩超室,成功為患者實施了超聲引導下內瘺血管狹窄球囊擴張成型術。
術后,經彩超評估顯示,左臂的狹窄段血管擴張良好,直徑達3.7㎜,查體顯示其內瘺血管雜音及震顫明顯增強。術后第二天,患者在接受內瘺血管透析治療時,血流量從之前的100ml/min不到,直接達到210ml/min以上,表明手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患者及家屬表示非常滿意。
內瘺血管狹窄球囊擴張成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醫院腎內科在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維護水平上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科室將繼續為血透患者進行B超下內瘺一對一評估,并對符合條件的長期透析后血管并發癥患者實施手術,為患者更好接受長期透析治療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