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有“痔”之士的福音——市二醫院消化內科開展痔瘡微創治療術
菊花殘,滿地傷,我的笑容已泛黃……”
近日,隔壁老周時不時唱著這熟悉的歌曲,但歌聲中帶著憂愁和無奈,原來是最近痔瘡病又犯了。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困擾,多伴有排便困難,便后滴血。據不完全統計調查,肛腸疾病患者中98.08%患者有痔瘡癥狀,內痔占痔發病人數的59.86%,可見其患病率遠遠高于一般常見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
痔其實是人體的正常生理結構,并不等于靜脈曲張,它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最常見的直腸肛管良性疾病,常因出血、脫垂、疼痛等癥狀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病例1:
瓷都有“痔”之士的福音,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團隊在方年富主任帶領下,程方喜主治醫師于2019年引入并開展痔瘡微創治療術。目前已治療多名“內痔伴出血”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內鏡下內痔套扎術是內痔治療的一項革新技術,具有操作簡單、住院時間短、微創、費用低廉而又效果良好。在內鏡檢查的同時,解決了患者多年的“難言之隱”。
43歲張阿姨,因“反復便血2年”入院,腸鏡檢查發現為II度內痔伴出血。科室經過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取得患者同意,消化內科決定為患者采用內鏡下微創治療。在消化內科方年富主任的指導下,程方喜主治醫師在內鏡充分觀察內痔全貌后,在內鏡直視下行內痔套扎治療術,整個操作過程中患者無明顯不適,手術時間僅5分鐘左右,術后患者未訴明顯疼痛、出血等并發癥,術后3天出院。2月后復查內鏡,痔核完全消失。
病例2:
內鏡下套扎治療—從“菊花殘”到“宛如初見”。
近期,市二醫院消化內科方年富主任帶領的消化內鏡團隊,在成功開展內痔套扎治療術的基礎上,再次成功開展內痔泡沫硬化注射治療術,消化內鏡對痔瘡的治療,由微創正式步入超微創時代。
內鏡下內痔泡沫硬化治療術,是一種新的內痔微創治療技術,注射硬化劑后,痔和痔塊周圍會產生無菌性炎癥反應,黏膜下組織發生纖維化之后會使痔塊發生萎縮,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目前已治療多名痔瘡患者,效果滿意,患者接受程度高。一次腸道準備,既完成了結腸檢查,又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療了痔瘡。
痔瘡患者以往多就診于肛腸外科,主要手術方法有:痔單純切除術、PPH術、血栓外痔剝離術等。但手術切除治療的并發癥較多:創面大、疼痛劇烈、愈合慢、甚至肛門功能受損等。痔瘡分為內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常見的癥狀包括:出血、脫垂、疼痛、瘙癢、血栓形成、粘液分泌、排便異常等,但引起出血的通常是內痔。
主要適應癥:
①Ⅰ和Ⅱ期內痔
②部分Ⅲ期內痔
③直腸黏膜脫垂
④齒狀線區長蒂贅生物
⑤齒狀線區痔核表面合并的息肉
主要的優點:
①制作簡單,安全,臨時配置,硬化效果佳
②操作簡便,手術視野清晰、硬化劑注入精準
③患者耐受性高、微創無痛,并發癥少
④治療費用低廉、有效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另外,治療的同時還可以完成全結腸檢查,排除結直腸腫瘤,是否合并息肉等。
醫院消化內鏡團隊目前已開展多項內鏡下微創治療術,包括EMR術、ESD術、ESE術、ESHB術、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下套扎術、內痔微創治療術等。相信內鏡中心將會為“瓷都人民”更多的先進的微創技術。更好地造福于“瓷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