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生命之花——市二醫院婦科成功救治晚期宮頸癌患者
73歲的陳女士,2019年出現消瘦、腹脹、乏力、納差,在醫院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時發現患有子宮頸癌,一直未遵醫囑治療,同年底因陰道大出血赴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科就診,檢查發現宮頸癌病灶大,約6×4cm大小,已有多處淋巴結轉移,被診斷為宮頸鱗狀細胞癌IVB期,急需行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入院后完善相關,行CT檢查卻發現有左輸尿管宮頸瘺,而患者年齡大,又患有2型糖尿病及中度貧血,如果現在行盆腔放療或化療會使輸尿管瘺加重,瘺口不易愈合,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但如果不行放化療,患者生存期將會明顯縮短,大家都紛紛為患者的病情感到焦急。
婦科主任王曉暉組織全科醫師查閱大量資料,并翻閱國內外最新治療方案,結合患者病情,并與多學科診療(MDT)專家組反復討論,在與家屬溝通后,最終決定先行子宮動脈灌注化療+介入栓塞治療。在李洪曉副主任醫師共同參與下,于2019年12 月至2020年2月期間先給予紫杉醇+順鉑行子宮動脈灌注化療并行介入栓塞術,患者經3個療程子宮動脈灌注化療后,磁共振成像(MRI)發現宮頸區癌灶較前明顯縮小,還驚喜的發現左輸尿管宮頸瘺已愈合,治療期間患者無明顯不適感。之后在2020年期間已共行27次放療,目前病情穩定,病灶已縮小,仍在后續治療中。
這是市二醫院第一例成功開展的子宮動脈灌注化療+介入栓塞治療,同時也開創了全市宮頸癌新輔助化療先例。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以手術和放療為主。我國中晚期宮頸癌仍占較高比例,近年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晚期宮頸癌患者希望手術治療、年輕患者卵巢功能保護成為新的要求;子宮血管性介入化療栓塞術為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其中經子宮動脈灌注新輔助化療可有效使部分腫瘤完全消退或縮小,改善宮旁條件,延緩腫瘤進展,為患者手術根治進行預處理,并且能減少患者放療的痛苦,不僅提高了患者的預后,而且也提高了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給宮頸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市二醫院婦科作為景德鎮宮頸癌防治中心,一直秉承“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的理念,做好宮頸癌防治的大眾宣傳及教育,普及宮頸癌疫苗知識。為了能降低宮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依托醫院腫瘤多學科診療(MDT)工作的全面開展,婦科惡性腫瘤做到了規范、微創、個體化治療、放射介入、全盆外照射,能獨立開展新輔助化療、放射介入全盆外照射、以及微創手術治療。婦科正朝著大力推進惡性腫瘤篩查及診療事業更加規范、科學、權威、實用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