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生命——市二醫院神經內科成功救治一腦栓塞患者
近日,市二醫院卒中中心取栓成功救治一名腦梗患者。
半小時疏通復雜血管
手術進行中
4月15日8時許,一名80歲女性患者因突發左側肢體活動障礙入住市二醫院。經了解,患者有多年冠心病、房顫等疾病,入院時神志呈昏睡狀態,住院后,診斷為腦栓塞、冠心病、房顫、高血壓3級,考慮房顫血栓發生脫落,造成腦部血管栓塞,情況危急,命懸一線,急需手術治療。如不及時進行手術,后果不堪設想。院領導知悉后,立即啟動卒中中心應急預案,由院長助理宋波親自指揮協助協調,經多方協作救治患者,該科室3位專家、骨干醫生(聶武瓊主任醫師、聶新來副主任醫師、張宏祥主治醫師)、麻醉醫生吳曉峰等迅速到場。
卒中中心團隊緊急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一場緊張有序的搶救拉開了序幕,團隊緊急為80歲患者實施腦血管造影+血栓取出術。造影發現患者為右側頸內動脈末端閉塞,考慮患者年齡大,果斷選用Sofia 抽吸,兩把血流再通,歷經30分鐘全力以赴的救治,手術順利完成,成功取出血栓,術后患者被送入神經內科,術后第二天患者神志清楚,言語清晰,患肢肌力4級 ,基本正常恢復。患者對查房的神經內科副主任聶新來說,非常感謝市二醫院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優化流程開辟“綠色通道”
在急診腦卒中治療中,“時間就是大腦”。盡可能在發病后快速就醫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溶栓及介入取栓血管再通治療,才能最有效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個會危及生命的嚴重的神經科急癥,發病后爭分奪秒果斷就醫尤為重要。”神經內科負責人聶武瓊主任醫師介紹到,從卒中患者到院至應用靜脈溶栓藥時間(DNT)越短,介入取栓手術腦血管再通時間越短,越能體現一家醫院的急性卒中救治水平。每一個環節縮短哪怕是幾秒鐘,對患者來說都是爭取生命的有效時間,意義重大。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卒中中心作為國家腦防委授牌的“高級卒中中心”,早在2018年就開辟了急性腦梗塞溶栓的綠色通道,集中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介入室、影像科、麻醉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的診療資源,實現多學科協作,無縫對接,開辟“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善相關檢查,進入相應就診流程,節約救治時間和醫療成本,真正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醫院對神經介入的發展高度重視,緊跟醫學前沿開展支架取栓技術,派專人外出學習進修,現已掌握全部兩種取栓裝置的操作技能,又優化調整卒中中心各方面的流程環節,至今成功救治了數百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綠色通道,極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神經內科負責人聶武瓊主任醫師介紹說,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栓塞(腦卒中)、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規律飲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保持良好的生活的習慣,戒煙戒酒,同時按時吃藥,定期到醫院檢查,預防房顫的發生。
鏈接: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最早成立的神經內科專業科室,科室現有醫護人員26人,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碩士研究生1名 。2012年,獲景德鎮市總工會授予的“五一巾幗標兵崗”和“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2012年,科室成員代表全市參加首屆江西省感控知識競賽榮獲團體一等獎。
科室率先在市內開展腦脊液置換術、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腰大池置管持續引流術,填補市內空白。較早開展了腦梗死溶栓、腦血管數字成像血管造影術(DSA)和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已成功救治了大量腦出血、腦梗死、癲癇持續狀態、重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肌無力危象、呼吸肌麻痹等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