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記江西省首批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員詹勇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有這樣一群人,主動請纓,臨危受命 ,義無反顧奔赴戰疫最前沿;他們不懼艱險,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城墻;他們無畏生死,以醫者仁心托起生命希望;他們披荊斬棘,以奮斗之志奏響蕩氣回腸的新時代華彩樂章!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最可愛最可敬的勇士!
別時風雪緊,歸日艷陽春。
“等我回到家鄉,摘下口罩的第一件事,就是擁抱一下我的家人。”市二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詹勇慧激動地說道。已經在武漢奮戰了50多個日夜的她及醫療隊其他隊員,于3月20日從武漢包機返航。這也是市二醫院首批馳援武漢回家的醫療隊員。返程航班到達昌北機場后,隊員們將在廬山進行一段時間的休養,再返回景德鎮。
“小”身板蘊藏“大”能量
1月26日,詹勇慧和隊員們一起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市第五醫院,被派往重癥隔離病區。有著十余年重癥護理經驗的她主動接管病情重、治療多的病人。大多危重癥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且由于缺少護工,她就為病房里的每一個患者做治療、翻身、吸痰、喂飯、倒水、倒尿等一系列生活護理工作。俯臥位通氣,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患者氧合的較好手段。身量嬌小的詹勇慧,卻能幫助體重是她2倍的患者翻身、拍背。面對這些苦、這些累,她從未抱怨過。在隊員們的精心治療和守護下,一個個危重癥患者病情緩解轉出重癥病房,最后痊愈出院。對于詹勇慧和隊員們的辛苦付出,患者們看在眼里。當透過護目鏡看到患者們對她微笑,豎起大拇指對她表示感謝時,她十分動容,一身的疲憊也能減去不少。
“小”妙招發揮“大”作用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氣管插管病人使用呼吸機時,及時傾倒集水杯中的冷凝水是常規操作,但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如何才能減少醫務人員的感染機率呢?在工作期間,詹勇慧發現,傾倒集水杯時先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套住集水杯,然后再擰開,由于正壓通氣的原理,杯子里面的水就會噴濺到薄膜手套內,然后再進行傾倒,可做到滴水不漏。將集水杯復位后,最好用酒精噴灑于周邊空氣當中,這樣就能減少醫務人員的感染機率,這個小小的妙招,得到所在病區醫護人員的認可,并普遍使用,讓她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不斷學習勇于嘗試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在ICU是常見的操作,然而,由于各個醫院儀器不一樣,操作程序也不同,無形中增加了隊員們的工作難度。護士長要求每個小組必須有人會操作這些儀器,于是,詹勇慧主動請纓,利用休息時間上網學習、觀看操作視頻,不斷摸索嘗試,終于順利接管小組內的CRRT治療護理。
“付出很多,也收獲很多。”馳援武漢期間,詹勇慧和隊員們學到了許多新技術。例如:俯臥位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MCO)、膀胱壓監測、有創動脈壓監測等。上網查資料、請教資深護士,詹勇慧積極主動學習,以便能更好地充實自己,指導臨床工作。通過醫療隊的共同努力,隊員們創造出許許多多的“第一”:第一次ECMO治療、第一次經喉鏡下鼻空腸管盲插術、第一例經皮氣管切開術……詹勇慧希望能把醫療隊的這種精神延續到今后的工作當中去,更好地為病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