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擔使命 恪盡職守寫忠誠——市二醫院抗疫一線醫師群英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主動請纓,臨危受命 ;他們無懼艱險,忘我工作;他們朝著醫院制定的“不漏診一個、不擴散一例、不感染一人”防疫總目標,沖鋒在前,成為醫院抗擊疫情的硬核力量——戰疫最強二院人!
(一)朱建明——ICU、隔離病房主治醫師
面對突襲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有的舍小家,為大家;有的視病人為親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有的兢兢業業,用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沖在一線……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留觀病房醫生朱建明便是其中的一位。說起朱建明,從一組數字開始:
24小時,這是他的工作時間,寸步不離醫院,寸步不離病人,一有情況,他便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病人面前;30余天,這是他和親人分開的時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就以醫院為家,暫別自己的“小家”;1300余發熱病人,這是他的工作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和其他同事一道,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排查了1300名多發熱病人,工作量之大,可見一斑。
臨危受命 防疫一線勇擔當
庚子鼠年春節前夕,由武漢開始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甚囂塵上,作為醫生的朱建明敏銳地意識到事情沒那么簡單。1月20日,他就做好了準備,隨時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安淮驘o準備之仗”,朱建明暗下決心。一方面,他與家人簡單說下情況,春節可能回不了家,并叮囑他們要做好防護措施;另一方面,他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做好應對準備。
1月22日,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臨時黨支部,專門負責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朱建明作為入黨申請人,也成為了臨時黨支部的光榮一員。他說,能夠加入臨時黨支部,說明醫院對他多年工作經驗和工作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重大考驗。戰“疫”已經打響。朱建明和其他同事一起,在臨時黨支部的統一部署下,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發揚醫務工作者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迎“疫”而上 疫情不退我不退
穿整套防護服要20多分鐘;一穿就是8個小時,中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全封閉,熱的難受、悶的難受……這是醫務工作者穿防護服的真切感受。在普通人眼里,聽起來就覺得難受,更別說去穿。每次交班的時候,朱建明脫下防護服后,臉上都會有明顯的壓痕,然而在他看來這都是最美的“勛章”。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每當有發熱病人送來的時候,朱建明總是沖在最前面。安撫患者情緒、詢問病史、查體、安排做CT檢查等……每個病人診療下來都要花費好長時間,但朱建明不敢有絲毫馬虎,和同事一道謹慎甄別。
傾情奉獻 暫別小家為大家
“今年的春節很特殊,沒有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沒有好好的陪伴家人;甚至一個多月來,都沒見到老婆孩子!闭f到這里,朱建明有點心酸、有些愧疚。當其他的家庭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朱建明仍堅守在防疫一線,吃的是盒飯,聊的是疫情。“但我無怨無悔,作為醫務工作者,面對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朱建明說。
疫情發生以來,朱建明和同樣在兄弟醫院臨床工作的妻子雙雙被抽調到防疫一線。作為醫務工作者,他們各自堅守在崗位上;作為夫妻,他們只能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溝通交流,“網上”見面!白龊梅雷o”“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太累了”……最短的話語,卻是最甜蜜的情話。被同事稱贊為“最美伉儷,抗疫夫妻。”最讓他們夫妻放心不下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兒子今年讀初三,正是學業的關鍵時刻!昂镁脹]見兒子了,我們夫妻也都很想念他!敝旖髡f,待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一定好好陪下兒子。
(二)劉睦勝——全科醫學科、發熱門診副主任醫師
“戰疫當前,除了本職工作,對抗新冠病毒肺炎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我們同全院、全國人民一起,主動擔責,絕不退縮,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這是我們的職責,更是作為一名黨員醫者的初心和使命!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武漢及湖北省逐步蔓延,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經濟財產造成嚴重影響,全國各地打響了疫情防控的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大家紛紛請戰出擊,誓死阻擊疫情發展。
作為一名參加工作27年的醫務工作者和內二支部老黨員,全科醫學科劉睦勝副主任醫師多年如一日地奮戰在臨床一線,利用精湛的醫學專業技術為患者服務。疫情來臨,戰斗即打響。1月21日,剛下門診的他接到科主任及醫務科通知,要組建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阻擊新冠肺炎。在參與24小時排班任務時,他積極主動報名參加了1月22日第一批發熱門診的工作,并成為了發熱門診臨床黨支部光榮的一員,站在了防控疫情阻擊戰的前沿。他和其他參戰者一起,接受醫院指示,放棄休假,積極參加感控防護操作培訓,學習感控防護標準流程,在克服了恐懼感染心理、初期防護裝備緊張及就餐上廁所等諸多方面不便的情況后,堅定地執行完成了醫院布置的先期任務,后期又繼續參與了第3批次的發熱門診工作任務。
當戰疫來臨,他注定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早已答應假期要回去看望年邁父母、陪兒子看中國詩詞大會行飛花令比賽的許諾也沒能進行。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在前沿,往往也是最危險的地方,面對父母和妻子的擔憂,他耐心解釋,堅定信心,科學防范。
發熱門診,一開始來患者就絡繹不絕,據統計,大年二十六至正月初六,每天發熱病人平均接近一百多人。負責接診的劉睦勝副主任醫師全副武裝,身著厚重的連體防護服,精心排查患者,嚴格按照《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就診流程》進行診療,面對白天及夜晚分至沓來的發熱病人,認真登記,做到耐心、溫和、仔細,解除患者恐懼心理,指導病人有序完成檢查,以及會診、留觀、隔離、住院治療等,并做好工作日志。1月28日,一名來自昌江區一小賣部的患者,發熱咳嗽了5天,服藥不見效果,流行病學接觸史調查表明,有與附近一家工地多名武漢及湖北來的農民工有接觸史(經常在其店里買東西);颊卟辉缸鰴z查,要求開藥回去治療,經劉睦勝副主任醫師耐心細致的解釋,患者最終同意檢查,肺部CT證實有肺炎感染,擬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收入隔離病房治療。在隔離病房及留觀室里,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工作了10多個日日夜夜,顧不上防護服不透氣、護目鏡模糊雙眼,始終如一地認真仔細查房、測量生命體征、及時采集標本、規范診療操作;耐心地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疏導不良情緒,使患者能配合診療和檢查。他的信念是抗擊新冠病毒肺炎,我們始終在前沿。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初期具有隱蔽性、未知性,如缺乏防范很容易被感染,重癥感染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等而迅速致死。身為醫務人員,他深知這一點,但他更深知,作為醫務工作者必須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起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響應號召,召即來,戰必勝,在戰斗中接受考驗。
(三)周戰梅——CT室主任
CT影像學檢查一直是臨床醫生診斷的重要手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CT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CT室的醫生,就像戰場上的偵察兵,都有一雙“火眼金睛”,通過CT黑白影像對患者的疾病做出準確判斷。在我們二院CT室有這樣一批默默無聞的“偵察兵”,面對疫情毫不退縮,無畏無懼,成為抗擊疫情戰斗隊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CT檢查在這次疫情中,除了新冠核酸檢測外無可替代,胸部影像表現是重要診斷依據之一。周戰梅主任組織科室學習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現及臨床表現,就CT影像表現及與流行病史、與臨床實驗室檢查相結合,盡力做到影像診斷及時準確,給臨床診療計劃制定及疑似患者隔離觀察提供幫助,親自布置技術員防護及CT掃描室空氣和診斷床消毒。對于科室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更是他最看重的,每天上班前要反復提醒并檢查大家的自身防護,叮囑定點定時對科室做好消毒處理,做到科學防范。一旦遇到防護用品短缺的情況,他必定第一時間與院里聯系,協調物資,確保科里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保證不出任何紕漏。
根據新冠肺炎診治指南,胸部CT對于早期篩查及診斷新冠肺炎可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針對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及發熱門診的患者,CT室均是優先檢查、優先出結果,因此,CT室工作量也在大幅增加。他加班加點工作已是常態,在此期間,周戰梅不折不扣落實院黨委布置的各項任務。疫情就是命令,CT室也是戰場,周戰梅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是科室的負責人,他說,危難時候黨員要先上,領導要先上,要帶頭,組織有號召、疫情有需要,黨員干部就要帶頭加入防控隊。他幾乎無休,每天都會來科室,到各個崗位場地轉轉,發現問題,思考對策,及時解決。他一面要落實醫院下達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一面要克服困難開拓創新工作機制,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建立多項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的特別醫療工作制度。還參加為支援武漢的無償獻血,獻血量400cc,為武漢人民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二醫院接管了兄弟醫院58名血透患者。由于是轉診過來的患者,對他們的病史不清楚,貿然讓他們到血透室做血透,對所有患者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風險。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他對每一份CT片進行認真分析。查看片子和寫報告是個專業活,也是個辛苦活。他每天要審核上100份報告,每個病人的片子都有300多幅圖像,為了避免漏診、誤診,特別是對于發熱患者的CT檢查圖像,每位診斷醫師都要反反復復、一幅一幅地看,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作。但是,越是復雜、越是特殊時期越不能松懈。每一幅發熱患者的片子都要經過科室新冠肺炎診斷組集體討論后才能發出。只有這個時候,他心里才能踏實,這是對病情的高度重視,既防止了新冠肺炎的擴散,又保障了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為我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擔起這份責任,只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彼谕瓿杀韭毠ぷ鞯耐瑫r,還多次參加市衛健委在一院組織的新冠肺炎的市級會診,多次參加發熱門診、呼吸科、腫瘤科、心內科、兒科、腎內科等科室的會診,為醫院及市衛健委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了切實可靠的影像支持。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正是一個個像他一樣的醫務工作者,在疫情來臨之際,身穿白大褂,化身天使,夜以繼日,扎實工作,只為做好抗疫一線醫生的“火眼金睛”,為他們提供準確的診斷、治療依據,守著“疫情不退,不下火線”的誓言,一家不圓卻保護著萬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