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就診通告、復工復產防護新冠肺炎攻略
尊敬的各位病友:
為滿足群眾基本就醫診療需求,2月27日起,我院將有序恢復門診診療工作,首批開放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婦科、產科、兒科、腫瘤科8個專科門診,另眼科、耳鼻喉科限號開診,每天上午及下午各限15號,其他專科門診、老專家門診繼續停診,開診時間另行通知。非工作日保留無節假日門診,急診24小時開診。
門診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1:30
周一至周四 下午14:30——17:00
門診就診須知事項:
根據《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要求,全面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依法防控措施,減少疾病傳播,請前來我院就診的患者及家屬配合以下事項:
(一)患者及陪同人員在大門入口處,請主動接受我院工作人員體溫監測,進入候診區后,我院工作人員將會再次對您進行體溫監測,希望患者朋友予以配合;
(二)我院實行實名就診,請攜帶身份證/醫保卡,并出示瓷都健康碼進行掛號就診;
(三)請全程佩戴好口罩,發熱患者請到發熱門診就診;
(四)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頭痛、鼻塞、流涕、咽痛、嘔吐等癥狀,新冠肺炎密切接觸史,14 天以內從外地來景返景,有省內外重點疫區接觸史的發熱患者或熱退三天內的患者請直接前往我院發熱門診就診,并聽從醫生指導;
(五)倡導預約就診,患者可使用“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撥打預約電話0798——8222153進行預約。并在預約時間前進入候診區候診;
(六)請盡量使用微信、自助機支付,減少窗口排隊,縮短在院就醫時間;
(七)就醫過程中,請主動與他人保持一定間隔距離;
(八)我院實行“一人一診一室”,請遵守分診人員叫號排序進行就診,未叫到號的患者請在候診區耐心等待;
(九)需住院患者,請遵守醫院防控疫情管理規定,進行新冠肺炎風險評估再入院。醫院嚴格執行“一人一陪護”制度,并按醫院規定執行探視制度,且必須在“疫情期間住院患者告知書”上簽訂承諾書。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
2020年2月26日
復工復產防護新冠肺炎攻略
各企業要根據生產經營特點,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認真做好復工復產前以及生產過程中防護、疫情應對、個體防護等疫情防控措施。
01 建立返崗員工健康卡制度
切實掌握本企業員工流動情況,從疫情重點地區返回或接待過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的員工落實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的措施,期間不能外出,做好自我體溫監測等身體狀況觀察,無不適癥狀后再進入企業工作;
疫情非重點地區的節后返工人員及隔離滿14天的人員,所有員工在首次進入企業復工前做好登記。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02 加強員工健康監測
對需要隔離的員工,在家或集中隔離點每日進行2次體溫監測;對符合要求可以進入企業復工的員工,每次進入單位廠區前,應進行體溫檢測,用人單位應在單位廠區入口設立體溫檢測點;
入住集體宿舍的員工,應每日進行2次體溫檢測,可選用紅外體溫槍、耳溫測試儀等測量儀器。設立發熱、乏力、干咳等可疑癥狀告知電話并保持暢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03 加強防控知識培訓
企業充分利用單位宣傳欄、公告欄、微信群、單位網站等開展多種形式新冠肺炎和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健康宣教,使管理人員和一線職工充分了解健康知識,掌握新冠肺炎的防護要點,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04 建立進出企業人員登記管理制度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應當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出并加強對來訪人員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和登記等工作。針對外來人員,詢問來源地、單位及接待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情況,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或接待過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尚不滿14天的,禁止其進入廠區;
對其他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進行相關信息確認后方可入廠;對沒有佩戴口罩的外來人員,發放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05 通風換氣
加強工作場所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如潔凈車間、有溫濕度要求和其他需使用空調系統進行通風的車間,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采用全新風模式運行,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人均新風量應≥30m3/h,關閉回風系統。
無潔凈度、溫濕度等要求的生產車間和辦公區域不宜使用有回風系統的空調系統取暖或通風,應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通風;根據不同體力勞動強度,在確保室內溫度不低于12~18℃的情況下,在無有毒物質的生產車間應開窗通風或定時進行通風,盡量增加換氣次數;在存在有毒物質的生產車間,按防毒設施的要求進行通風;辦公室應每2~4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每次20~30分鐘,人員較多的辦公室,可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
06 入廠工作時應佩戴口罩
企業員工在入廠工作時應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存在化學毒物和/或粉塵的作業場所作業時,員工應根據接觸濃度佩戴相應的防毒/防塵口罩或面罩,當口罩發生損壞或阻力明顯增加時應立即更換。
非上班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到人群聚集和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減少與他人接觸。在人群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正確佩戴口罩。
07 保持手衛生
保持手衛生,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碰公共設施,減少與他人接觸。
生產車間和辦公樓的盥洗室區域應設置洗手設施、肥皂、抹手紙或干手機,確保工作場所內洗手、洗眼、噴淋設施運行正常。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75%酒精搓手液。
08 清潔與消毒
(一)做好工作場所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保持環境整潔衛生,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潔消毒記錄。針對有多人操作的設備,應每班對操作按鈕、把手等人員接觸頻次高的物體或部件表面進行消毒,允許佩戴手套操作的崗位,員工盡量佩戴手套進行操作。
工作臺、電梯、食堂、盥洗室、衛生間及外來人員接待室等公共區域或物體表面應進行每日消毒,物品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擦拭,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凈;地面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濕式拖拭,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二)班車、公務用車等交通工具和接待室、辦公室、電梯、桌椅、工作臺、地面等公共區域及物體表面應由專人負責進行定期消毒,每日2次。
(三)保持工作服、工作帽、座椅套等紡織物清潔,每日洗滌、消毒處理。
(四)職工宿舍、衛生輔助設施、食堂等場所保持環境清潔、通風,加強場所的定期消毒。
09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廠區環境衛生
(一)廠區環境整潔,樓道無雜物、無痰跡、無煙蒂。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并清運。丟棄的口罩應放置到套有塑料袋并加蓋的專用垃圾桶,定時清理,清理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對其它垃圾盛裝容器清潔,做到日產日清。
(二)廁所應有專人清掃、保潔、消殺。蹲坑、便池內無積糞、無尿垢,基本無臭味。
(三)確保食堂安全衛生。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環境整潔,確保食材不受污染。生、熟食應分開存儲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確保食用的肉類和蛋類徹底煮熟;餐具、飲具等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食堂作業人員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
(四)加強水質衛生管理,確保生活飲用水安全。
(五)開展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盛放剩余物品、垃圾、泔水的容器密閉有蓋,無蠅蛆孳生。陰溝、下水道、墻壁通風口設有防鼠網,門、窗縫隙小于0.6厘米。室內無蠅、鼠及鼠洞、鼠糞、鼠咬痕等鼠跡,無蟑螂、卵莢及蟑跡,室外環境無蠅蛆、孑孓孳生,無鼠及鼠跡,基本無蠅。
(六)加強不明來源動物監控。用人單位內出現不明來源的動物,應及時處理,避免職工接觸健康情況不明的動物,用人單位所有人員避免在未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動物或來源不明的養殖動物。
(七)單位集體宿舍、職工住宅區(樓)做到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室內地面清潔,室外無亂堆亂放,室內要勤通風,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10~15分鐘。
10 應當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員工聚集和集體活動
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必須召開的會議和培訓,盡量縮短時間,時間過長時,至少每小時進行一次開窗通風,確保參加會議或培訓人員之間的間隔在1米以上,并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在辦公室或車間休息室用餐,有多人同時就餐時,可以錯開時間就餐,并在就餐時避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