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醫院卒中中心首例靜脈溶栓橋接機械取栓完美告捷
7月22日,一個悶熱的星期天,這天中午,大部分人還在休息的時候,在我院卒中中心,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我院神經內科聯合急診科、放射科、麻醉科及相關行政科室,為腦梗死患者開通了一條與時間賽跑的綠色通道,在多科室的共同協作下,我院首例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橋接機械取栓完美告捷!
術前圖片
突發腦卒中,左側肢體不能動了
59歲的鄭大爺有高血壓病及糖尿病病史多年了,平時服藥不規律,7月22日中午,家人發現鄭大爺左側肢體幾乎不能動了,說話也不清楚,家人立馬把他送到我院急診科就診。
經MRI診斷,趙大爺右側大腦大面積腦梗死,程鑫醫生判斷后,立即予以靜脈溶栓治療。
多學科共同協作,機械取栓大獲成功
靜脈溶栓后,急診科立即聯系我科,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MRI影像,我科專家懷疑為頸內動脈血栓形成,考慮到大動脈閉塞靜脈溶栓治療再通率低,經認真討論后決定橋接全腦血管造影術+機械取栓術,院領導知悉后,立即啟動卒中中心應急預案,由宋波院務委員、李愛容科長親自指揮協助協調,經多方協作,我科4位骨干醫生(聶武瓊主任醫師、聶新來副主任醫師、廖建云副主任醫師、張宏祥主治醫師)、我科護士長朱惠娟、介入護士江新柳、麻醉科醫生吳慧華、放射科技師劉櫻均迅速到場。
術中圖片
在大家的默契協作下,配合造影術通過微導管引導取栓支架到閉塞血管處,微導絲作為輔助,拉栓支架置放后進行血栓抽取,順利于右側頸內動脈取出新鮮血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左側肢體肌力已恢復至3級。
術后圖片
缺血性腦卒中急救,機械取栓前景良好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靜脈溶栓是目前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佳治療方案,但由于靜脈溶栓有著嚴格的適應癥及治療時間窗,在臨床上僅少部分患者能夠接受靜脈溶栓治療,而且,靜脈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較低,仍然存在較高的致殘率及死亡率,目前全球范圍內靜脈溶栓治愈率仍處于較低水平。而機械取栓術則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閉塞血管的再通開辟了新的途徑。
機械取栓,顧名思義,是指利用取栓裝置將閉塞血管內血栓取出使血管再通的方法,與靜脈溶栓相比,機械取栓進一步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且時間窗較靜脈溶栓有延長,為急性腦梗死患者帶來了福音,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我院卒中中心穩步向前,邁上新臺階
我院卒中中心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個科室的診療資源,實現多學科協作無縫對接,實現真正的“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善相關檢查,進入相應就診流程,節約求治時間,節約醫療成本,真正地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機械取栓術的開展,標志著我院卒中中心在腦血管病治療上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