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送——最美二院人系列(一)
《我們的幸福感》
大家好,我是一名血透室護士,血透是什么?血液透析就是將人體10%的血液短時間內抽出體外并以200ml/min的速度建立4小時內10多遍的體外循環,以達到最終機體平衡的狀態,而血透護士要做的是什么?血透護士要做的是用近100%的穿刺成功率在高度治療與高度風險的4小時透析中保證患者的安全與透析成功。我們二院建立了一個擁有多達56張床位的血透室,平均每天接納110位透析患者,最長透析患者長達15年的治療至今。
2011年,我們接受了第一位18歲尿素癥重癥患者,他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接到了醫院的病危通知書,當時全科護士在已經完成一天的疲憊工作后不間斷的為他加班5小時,從重度心力衰竭尿毒癥期把他搶救回來,那天我們所有人的晚飯是一人一瓶葡萄糖溶液,后來的他自暴自棄,由科主任李鵬發起了捐款活動,全科醫護人員用自己的工資為他盡可能的湊齊血透治療費并通過親朋好友幫他找了工作。這位患者叫江獻東,目前已經在我們科穩定治療6年。
2014年,我們認識了一位85歲的尿毒癥老奶奶,由于行動不便常年住院,我們稍有空閑就去病房陪她,從熱飯熱菜到徒手摳出她硬結的大便,每周三次,每年150次的規律透析讓老年癡呆的她以為血透室是她的家,我們是她的孩子,這樣的相伴在我們科一呆就是1400天。2017年8月17日清晨,她安詳的去世了,一個月后,老奶奶的兒子來到科室,叫上每位醫護人員聚集到科室門口,這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一字未說向所有人深深得鞠了一躬,腰彎的很低很低,這位老奶奶叫陳金香。
血透室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科室,我從懵懂的畢業生到現在,會燒菜做飯不是爸媽教的,是我們科的病人教的,找不到出租屋,不是中介介紹的,是病人做完血透牽著我的手挨家挨戶去問的。我來到血透室7年,參與了數不清的農藥自殺患者的血液灌流急救,無數次在凌晨睡夢中接到的血透加班通知,我開始習慣,習慣和同事們一起在患者到來前就給他們準備好透析的一切,習慣城市內澇時想辦法聯系救生艇保證患者透析治療,習慣在逢年過節為了農村偏遠患者能夠早點回家而在凌晨五點踏著雪,抹黑出門上班,然而這并不是我一個人的習慣,我就是在一個這樣的科室。這些習慣儼然已經成為了血透室墨守成規的事情,這是一個科室的靈魂所在,如果說醫療設備拯救了無數的生命,那醫護人員的勤勞,專業與善良真正的拯救了無數的絕望與病痛,最開始的我認為對于血透患者來說,血透機的貢獻遠大過于醫護人員,我想我錯了,先進的醫療設備永遠代替不了醫護人員的雙手,更不可能高于醫護人員最無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