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巧”治腰椎間盤突出
不能干活提重物、不能長時間走路,急性發作時腰腿疼痛如刀扎,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癱瘓……當人們遭遇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腰疾時,且治且探索,吃藥、按摩、針灸、針刀、牽引甚至動手術等各種治療方法都要嘗試,但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有沒有一種“神器”,可以讓腰疾患者少走彎路、少些痛苦,迅速治好疾患,提高生活質量呢?
前不久,在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了髓核摘除術的陳女士就給出了記者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椎間孔鏡技術。
腰腿疼了三四年被治愈
“要早知道這兒治得這么好,這三四年我就不用瞎折騰了,為了治療這個腰椎間盤,去過很多地方效果都不太明顯,又是按摩,又是理療,罪真沒少受,特別是在這半年,越發嚴重日夜被折磨得夠嗆,疼得實在扛不住了。”今年50歲的陳女士被腰間盤突出折磨多年,既不能干活,也不能長時間走路,有時候甚至連腰都直不起來,睡覺翻身都困難,可因為害怕手術開刀,病情一拖再拖。
在市二醫院骨科,科主任呂志華用他從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部國際性培訓班最新學習的椎間孔鏡技術將禍害陳女士三四年的腰椎間盤突出的髓核摘除,術后陳女士癥狀緩解,腰腿也不再疼痛,第一天可下地活動,術后五天就可以出院啦!
適用于各種“腰突”
談起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相信很多患者最關心的莫過于安不安全?術后創傷大不大?治療效果好不好?
首先,讓我們來普及一下,什么是椎間孔鏡技術呢?據了解,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安全、前沿的一種微創孔鏡手術。在一邊介紹的同時,呂志華來到了一個人體模型前,向記者生動的比劃道,你看,椎間孔鏡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由于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清除骨質增生、治療椎管狹窄,并可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
“那么,與傳統手術相比,椎間孔鏡技術有何優勢?只要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都可以進行該手術嗎?”記者問。呂志華解釋道,近幾年,微創的椎間孔鏡技術因創傷小、康復快、安全性高、并發癥少、術后瘢痕小等優點,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的首選,該術式廣泛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
相比椎間盤鏡、單純椎間盤摘除術等手術方法,椎間孔鏡微創技術對于高齡、肥胖、多節段突出、長期腰腿痛以及合并其他病史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均有明顯的治療優勢,該手術僅需局部麻醉,手術時間快,通過一個工作導管進去,對周圍損傷很小,有效杜絕并發癥的產生。患者在術后1天即可下地行走,活動自如,3-5天即可出院。
局部麻醉、出血量小、不禁食、術中保持清醒狀態、術后一天下地、適應癥寬泛……呂志華認為,椎間孔鏡技術的眾多優點將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帶來福音。
新技術讓患者少走彎路
記者獲悉,市二醫院院領導重視科室發展,成立了脊柱外科專業組。專業組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并已開展了上頸椎的頸前路減壓術,多節段的頸前、后路聯合術,脊柱側彎矯形術,脊柱腫瘤切除術以及經皮穿刺椎體成型和椎體球囊成型等手術。自2015年底就已開始籌備椎間孔鏡新技術的開展,并先后派出骨科人員在南大一附院進行學習培訓,在前期準備、設備、各項開展技術、條件等都已經齊備的狀態下,數日前,呂志華主任又被派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部進行了專項技術的培訓,在得到國際著名專家指導的同時,取得了結業證書。
“希望通過這項新技術的開展,讓更多患者在治療方面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呂志華希望,椎間孔鏡技術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認知,讓患者少走彎路。市二醫院經皮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在脊柱疾病微創診療技術領域又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