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率先在我市成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率先在我市成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安全質控 控制不合理用藥
市二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于2013年3月籌建,9月開始試運行,為全市首家
藥師按審核操作規程對接收的每條醫囑進行用藥合理性的審核
二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基本簡介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率先成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而且在贛東北地區也是第一家。于2013年3月籌建,9月開展試運行工作。中心面積500余平方米,擁有水平層流臺和生物安全柜共計10臺,工作人員35名,其中藥劑人員19名,護理人員16名,均來自各相關科室的業務骨干。高級職稱1名,中級職稱14名,初級職稱10名,多數擁有本科學歷。中心承擔全院700張床位的靜脈用藥調配,共分四個區:工作區、生活區、示教區、衛生區,其中工作區包括緩沖區、審核區、排藥區、復核區、配送區、調配區(包括抗生素及細胞毒性藥物配置間、普通及腸外營養藥物配置間)。配備有5臺生物安全柜和5臺水平層流臺,調配間達到萬級層流環境,局部達到百級層流環境。可同時供20名醫護人員進行靜脈用藥的無菌配置。成功實現了“醫-護”結合模式到“醫-藥-護”結合的模式轉變。不僅為病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也為醫院藥學發展創造了全新平臺,實現了藥師專業化、審方自動化、配置機械化、資源共享化、科室發展實現可持續化。
經過半年的籌建,我市首家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在市二院啟用。該中心的成立不僅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將護士從配藥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照料病人。
全新的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位于住院部一樓的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PI-VAS”)和住院藥房緊密相連,在工作人員的要求下,記者換進入了緩沖區,這里設有兩組鐵柜,是放置醫護人員物品的柜子。經過緩沖區,進入醫囑審核區前,記者再次被要求換上白大褂。干凈整潔的審核區放置著兩臺電腦,只見兩名藥師正在仔細核對著醫囑,一位工作人員推著裝滿藥品的車子穿梭于審核區與排藥區。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主任夏如冰告訴記者,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占地500余平方米,主要分為控制區與潔凈區。配液工作人員進入到潔凈區后需要進入一次更衣間換上工作服,換潔凈區拖鞋,經過六步洗手法洗手后,再進入二次更衣間,換上防靜電無紡布的隔離服進入到藥物調配室。
記者看到,調配中心分兩個調配室,是全封閉的潔凈環境。“一個配置細胞毒性藥物及抗生素,另外一個配置腸外營養液及普通藥物。”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主任夏如冰說。
藥師按批次正在進行單個患者的排藥
護理人員正在進行靜脈輸液調配前的六步洗手
改變傳統配藥模式
“醫生開處方,藥房配藥,護士配置靜脈注射藥物,這是多年來醫院傳統的用藥程序,由此所造成的藥物污染、配伍不合理、藥物不良反應等問題不可避免。”夏如冰告訴記者。“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改變了傳統的配藥模式,更加科學、規范地為患者配藥。”
隨著醫學發展,靜脈用藥要求在潔凈環境下調配,需要醫院藥學部門根據醫師處方或用藥醫囑,經藥師審核,由護理人員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在潔凈環境下對靜脈用藥物進行加藥混合調配,供臨床直接靜脈輸注使用。
記者在中心看到,調配藥品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在醫院電腦網絡系統基礎上進行的。“醫生直接在電腦上下達醫囑,將醫囑傳送到調配中心,調配中心接收到醫囑,專業藥師對每條醫囑進行審核,確保用藥安全合理后,再調配藥品。”夏如冰說,根據用藥時間,將藥品調配好,再把配好的靜脈輸液配送到病房。為了保證藥品調配不出錯,每一袋輸液藥品都要經過嚴格核對。
潔凈級別達到百級的水平層流臺
護士在潔凈的水平層流臺上按照無菌操作調配輸液
控制不合理用藥 保障用藥安全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成立使藥師充分融入到靜脈藥物治療全過程,從治療方案制定、醫囑審核、排藥準備、藥品調配、成品復核到指導使用,解決了影響靜脈藥物治療效果的主要問題,尤其提升了抗腫瘤藥物、抗菌藥物、中藥注射劑、全靜脈營養液的液體治療效果,規避了使用風險,提高了藥物治療效果,促進了臨床合理用藥。”藥劑科科長查登峰告訴記者。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還建立了臨床用藥反饋制度。設立了反饋聯絡單位和不合理醫囑登記表,藥師看到不合理的醫囑,會與醫生取得聯系,要求醫生更改醫囑,保證安全、合理用藥,使藥效發揮到最好。
除了控制不合理用藥,靜脈配置中心由于采用了生物安全柜,實現了藥物配置從“暴露環境”到“潔凈環境”的轉變,加強了對配置人員的防護;在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概念推動下,將臨床護士承擔的藥物配制工作歸由PIVAS擔當,從而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治療服務,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對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