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抗洪魔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市第二人民醫院譜寫抗洪救災贊歌
我市遭受了35年以來最大的洪澇災害
我院應急小分隊第一時間趕到災情嚴重的婦幼保健院
為該院門診排除室內積水、轉移藥品、設備等物資
院抗洪救災醫療隊在浮梁縣黃壇鄉救治點對當地的村民進行防病診治
醫院組織全院干部職工700余人為受災群眾捐款
7月15日,我市遭受了35年以來最大的洪澇災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部分醫療單位受災嚴重。面對洪魔,我院干部職工在奮力抗災自救的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履行衛生防疫救災職責,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投入全市抗洪救災和災后防疫防病工作中,用行動譜寫了一曲保護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抗災贊歌。
團結互助抗洪魔
7月15日10時,我市發出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瞬間大雨傾盆,我院門前馬路上有近30厘米深的洪水,院內地下室也被洪水淹沒,同時市婦幼保健院求援告急……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本院內澇、他院求援的緊急情況,我院派出應急小分隊主力進行外援,同時組織總務后勤人員進行自救。副院長吳新勝親臨現場指揮,總務科科長、黨員燕春旺、涂石夫帶領總務科黨員、職工對全院各段內澇處進行疏通排水和消毒。
保衛科副科長、黨員胡軍、藥劑科科長、黨員查登峰帶領護院隊、藥劑科、器械科10余人,冒雨前行,第一時間趕到災情嚴重的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院門診被洪水淹沒,應急支援隊在斷電摸黑的情況下,迅速撤離病人,轉移藥品、設備等物資,接二連三地排除院內積水。
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奏響了創先爭優之歌。面對災情,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帶領職工群眾共同筑成了浪頭排不倒的堅固堤壩。
洪災面前做到“六個確保”
在大洪災面前,黨員總是發揮著先鋒模范的作用。7月16日,院黨委發出號召,要求全院黨員干部職工群眾立即行動起來,全力投入到防病救災工作中,并要求做到“六個確保”。
一是確保有人。抗洪期間堅守崗位,中層以上干部一律不得外出,取消全院公休假,實行院領導帶班。
二是確保隨時聽從調遣。充分做好器械、藥品等物資的準備工作,組織應急隊成員,進入應急狀態。
三是確保綠色通道的暢通。加強疾病救治,特別是受災群眾的救治。臨床科室做到不接班就不離崗。
四是確保無疫情的發生。做好腸道病的防治和院內消毒工作。
五是確保物資供應。全力做好器械、藥品、后勤物資保障工作及特殊情況下職工、患者的食品供應工作。
六是確保安全。做好醫院“棚戶區”危房的排查工作,做好危房安全轉移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哪里有災情 哪里就有醫務人員
大災之后必須防大疫。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襲擊,院黨委要求迅速開展“一切為了災區群眾健康”黨員先鋒活動,把“救災防病”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最大實踐。
7月17日,在院黨委書記、院長朱長安的帶領下,我院抗洪救災醫療隊一行26人自帶干糧驅車一早趕赴災情嚴重的浮梁縣黃壇鄉。洪水沖毀了橋梁和路段,醫療隊分成兩個救治點,對當地的村民進行防病診治。
抗洪救災醫療隊派出內外兒婦醫師及藥械護理人員。醫療隊成員有的是自己家中受災顧不上,有的剛下夜班不回家,有的身體帶病依然奔赴災區。他們當中有黨員16名,人人爭先、個個上前,迅速開展救災防病,一切為了災區群眾健康。
此次救災防病支援,共診治病人100余人次,發放藥品價值5000多元,印發救災防病宣傳單300份。一位年過八旬的老村民在接過醫療隊發出的免費藥品時,滿臉的皺紋舒展開來,洋溢著滿意和欣喜。
洪水無情 人間有愛
我市遭遇“7•15”特大洪水,牽動著廣大白衣天使的心。為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7月21日上午,醫院組織全院干部職工700余人為受災群眾捐款21720元。
在醫院的一號樓看到,大廳內掛著“洪水無情,人間有愛”的橫幅。大廳外,停放著不少職工的車輛,他們有的是從家里開車過來,或是從其他的樓層里跑下來,匆匆的趕到這里,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
“50元、100元、200元……” 全院職工相信,只要我們少在外面吃一次飯、少抽一根煙,作為一個瓷都人,我們不能坐視同胞受難于水深火熱之中而袖手旁觀,更堅信,眾人拾柴火炎高,積少成多,有了大家的幫助,家鄉受災的同胞們一定能堅強的度過這個難關,早日重建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