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室占貞風:《格言錄》讀后感
《為了大眾健康格言錄》讀后感
供應室 占貞風
最近, 我們學習了《為了大眾健康》格言錄,看到張孝騫老前輩寫的“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維護病人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有過硬的業務技術外,更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這是基本的、必須的條件”。張孝騫先生的格言,我感觸特深,他講每句話都很有他的哲理,曾記的我們76屆市衛校畢業生,有一批到市二院實習同學,為了掌握業務技術,提高業務水平,跟著帶教老師不分晝夜巡回病房,我們沒有星期天,沒有夜休,放異了全部休息,虛心請教每位老師,見事就做,拆被子、肌肉注射、靜脈點滴、頭皮靜脈、吸氧、觀察病情,對不熟練的操作反復練習,在婦產科印象最深刻,即使只有產婦一個,我們連續守護20多小時,直到分娩下來,為了掌握接生的技巧反復之間手把手的操練,大家學習熱情很高。功夫不苦有心人,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散發著光和熱。我在臨床上三十年,新生兒顱內出血,吸肺、發熱、硬皮癥等盡早發現,報告醫師,使新生兒得到盡早的治療和痊愈。在產房工作期間,發現胎心音改變,胎位不正,會陰血腫,產后大出血及時處理,保證了母子平安,使家屬和產婦感到滿意和對我們的信賴。近三十年,本人沒有給院及科室帶來不必要糾紛,這與工作上的嚴謹和業務技術是分不開的。
正如張孝騫先生的格言所說的一樣,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有過硬的業務技術外,更應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八十年代一個夏天,因天氣炎熱,晚上11點多鐘, 我半掩著門,倒在床上,有二個中年婦女推開門,站在我的面前,告訴我在市電視大學對面人行道上,有一個產婦生了小孩,懇請我去幫忙,我聽后趕緊起身,穿著睡衣,急忙奔去,正好圍著一群婦女,我推開人群,幫產婦脫掉一只褲腳,嬰兒已娩出,沒有哭聲,我把嬰兒頭側一邊,摳了一下口腔粘液,捏了一下嬰兒鼻子,并對嬰兒進行口對口呼吸,馬上響起了嬰兒哭聲,我心頭一陣輕松,然后按摩腹部,臍帶收縮堅硬,即向下按壓迫使胎盤,然后把衣服包住嬰兒和胎盤,抄著近路,拼命跑到市二院產房,進行嚴密消毒,斷臍,注射抗破傷風針,產婦由家屬護送到醫院,母子平安,是我們醫務人員最大的心愿,直至今,家屬不知道我的姓名和地址,每當想到這件事,心里頭甜滋滋的,這就是我們醫務人員應有的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