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袁光勇:怎么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怎么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檢驗科 袁光勇
當我步入神圣醫學殿堂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為祖國醫藥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第一次以醫學生宣誓時,心情無比激動,為即將成為神圣醫務工作者而激動,同時感到無尚光榮。
“德高醫精”,我上的第一堂醫學課就是我們的校訓,使我清楚的認識到作為醫生應具有高尚的醫德,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都需要醫學服務,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術訓練的復雜性和高要求,使醫生處于受人崇敬的地位,這種受人崇敬的社會地位和醫生角色的某些權利,使醫生容易滋長自高自大的情緒,濫用醫生角色的權利,常常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這樣一些醫德醫風的不良的表現,勢必引起病人的不滿,因經,如要成為名合格的醫生,必須看到自己工作的局恨性,對自己的職權和能力要有清醒的估計,謙虛謹慎,克勤克儉,努力使自己成為品德高尚,技術優良的醫生。
古人講,行醫“如履溥冰,如臨深淵”,因此,醫生應在技術上精益求精。醫學知識不斷更新和發展,人類疾病也在不斷定變化,醫學上永遠有未知領域,醫生應當用開放的大腦,積極進取的精神研究醫學,在實踐中,大膽開拓創新,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疾病和痛苦,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周到細致地完成診療全程,追求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
洪紹光把醫生分為甲等、乙等、丙等,無論哪等都是對待病人要有同情心。因此,醫生應具有同情心。醫生應鼓勵病人自由表達病人的情感痛苦,接受其情感、力圖理解病人。沒有真正的了解、理解就不會有真誠的幫助病人,解除痛苦的愿望,醫生應不斷學習道德情感知識,訓練情感意志,增強自己設身處地理解和洞察病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使病人看病后感受到親切,舒心。
醫生應當經常完善自己,應從職業道德風格,臨床判斷操作技能方面經常審視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發揚自己的優點,拓展自己的人文、社會、專業知識,這不但是醫生職責的要求,也是醫生成長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
總之,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要無愧于醫生這個稱號,履行自己神圣的職責,作一名合格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