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劉秀英:從自身做起
從自身做起
——讀《為了大眾健康格言錄》有感
急診科 劉秀英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從宣誓格言的那一刻起,我便崇尚護士這一偉大的職業,同時也堅信自己將來會是一位合格的“白衣天使”,但是這五六年來的工作經歷卻讓我認識到這一行業的艱辛,要想做到“合格”二字豈是一個難字可以形容。
白求恩同志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個護理員的責任是什么?只有一個責任,就是使我們的病人快樂,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恢復力量,你必須把每一個病人當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親,因為他們比父兄還親——他們是你的同志。”的確,這一說法在我們急診科完全印證了,120經常會送來一些“三無”的病人,渾身臟兮兮的,有傷口的要清洗傷口,有骨折的要打石膏,有溫飽不能解決的要幫他解決,就溫飽這一難題,我們科鄧主任就私掏了無數次腰包為他們買水買飯,這樣的例子在急診科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選擇醫護生涯,就要隨時準備著,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職業,它與生命息息相關,與良知緊密相連。在生命與良知面前,個人的任何委屈虧欠都顯得輕了許多,我們的職業決定了我們的工作不可能是準時下班,加班拖班那是常有的事,遭遇病人不理解,挨罵甚至挨打那是慣有的事,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這樣的例子經常上演。曾看到這樣的一篇報導,廣州一家大型醫院急診科醫生護士強烈要求頭戴盔帽手配警棍上班的事跡后,讓我們感慨頗多啊,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這一行的艱辛和委屈。
護士既要有美的精神,美的語言,還要有美的儀表。在不同場面扮演不同角色,在老病人面前是兒女,在小病人面前是母親或奶奶,在同齡人面前是朋友或姐妹,永遠給病人信心,讓他們感到舒適快樂,減輕他們的痛苦,看他們笑著離開醫院就是對我們付出的最好見證。我一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奉獻不是單方面的,在奉獻的過程中,你得到的遠比你們付出的多得多。
護理是為千萬人獻身的崇高事業,護理工作涉及的生死安危,千萬的悲歡離合,它能夠為死亡帶來新生,為黑暗爭取光明,為痛苦贏得快樂。因此,一個合格的護士僅有護理技能的培訓是不夠的, 一名真正的好護士不一定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應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愛心在左,付出在右,要想成為一名好護士,就要有高尚的情操,奉獻的精神,滿腔的熱情和淵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