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血型患者手術不再缺血 市二醫院開展自體輸血模式
大學生小芳日前在我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科做了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切除了造成她肚子痛了2年的8公分囊腫。而她的手術是在自體輸血備血情況下施行的,這一安全、經濟、快速的備血方式,越來越多的受到因為備血困難而一時無法做手術的患者的歡迎。
小芳從2年前起就時常感覺腹部不適,總以為是吃壞了東西。學校放假前的一天,她突然感覺肚子又劇痛起來,豆大的汗珠不斷往外冒,同宿舍室友立即送到醫院。醫師檢查發現她腹部有一個8cm左右的囊腫,建議她入院手術。但是考慮家人來照顧實在不方便,況且腹痛好轉了好多,小芳決定回家治療。
假期里,小芳來到市二醫院婦科住院。醫生判斷是輸卵管系膜囊腫伴蒂部不全扭轉。由于還未婚育,為了保護她的輸卵管,決定盡快為她手術,防止再次出現扭轉造成輸卵管壞死。
可是,在準備手術的過程中發現,小芳是Rh陰性血,就是俗稱稀有血型的“熊貓血”。由于血源稀少,血庫無法臨時調集,必須準備好血源才可手術。備血流程先要通過市中心血站召集相同血型人員來義務獻血,而稀有血型人本來就少,需要等待一周甚至更久。可小芳不能再等了。小芳的家人準備互助獻血,但是家人身體條件要許可,同時配型才行,這也需要2-3天,而且也不能確保配型合適。如果備好的血源在術中不需要使用,因為經過配型沒有辦法再次利用,患者還是需要承擔輸血費用。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科室主任王曉暉提醒道:“我們二院不是開展了自體輸血嗎?非常適合這個患者啊!安全、經濟、快速、有效!”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治療小組梁璐怡醫師和何夢琦醫師立即聯系了輸血科,當即安排小芳前往輸血科獻血備血,手術安排在了第二天一早。
手術由王曉暉主任親自主刀,好在輸卵管并沒有壞死,手術完整剝離了囊腫,保留了輸卵管。由于手術非常順利。小芳并沒有用上自己預留的血,但是,仍然可以作為義務獻血,幫助其他需要的人,她也不需要支付備血費用了。
因此,自體貯血式輸血輸血這一模式,無疑是最快捷安全經濟的手術備血方式了,尤其像小芳這樣的“熊貓”血型患者。
科普小知識
什么是“熊貓血”和自體貯血式輸血?
“熊貓血”是Rh陰性血型的俗稱。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系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人們大多知道血型有四種類型,即A型、B型、O型、AB型,它們都屬于ABO血型系統。其實,血型不止這四種,而是有數十種類型或系統,龐大復雜。Rh陰性血型是Rh血型系統的一種。在中國,99%以上Rh血型者屬陽性,所以,輸血時因Rh血型不合而發生溶血反應的情況較少見。但是較少見不等于沒有。如果Rh陰性血型的受血者輸了Rh陽性血型的血液,就會引起免疫溶血反應。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要一樣,即都是Rh陰性血型。
自體輸血: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經保存和處理后,當患者手術或緊急情況需要時回輸給患者的一種輸血方法。包括:回收式自體輸血方式(適合于脾破裂、異位妊娠等);稀釋式自體輸血和保存式自體輸血。
保存式自體輸血
1、概念及操作
也叫預存式自體庫血。選擇符合條件的擇期手術病人,于手術前若干日內,定期反復采血貯存,然后在手術時或急需時輸還病人。
采取的血液可預存于血庫內,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0日。如果去除血漿,將余下的壓積紅細胞保存在-80°冰箱內,則冰凍的紅細胞可保存數月至數年之久。
2、適合人群
(1)身體狀況好,準備擇期手術,而預期術中出血多,需要輸血者;
(2)孕婦和計劃懷孕者(避免生孩子或剖腹產時輸異體血);
(3)有過嚴重輸血反應病史者;
(4)稀有血型或曾經配血發生困難者等。
自身輸血的優點:
①無傳播疾病的危險;
② 沒有對紅/白細胞產生同種免疫反應的危險;
③解決特殊血型病例的供血問題;
④解決急需輸血而血源短缺的困難;
⑤改善紅細胞氧和作用(在回收的 細胞是這樣);
⑥節約血源、減少經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