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總組織勞模援疆義診 市二醫院潘華一周接診60余患者傳播中醫藥
8月6日至8月13日,由江西省總工會組織的全省醫療衛生系統勞模專家團14人,赴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等地區開展義診活動。景德鎮市二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潘華,成為景德鎮地區唯一參團的勞模代表赴新疆義診。
光榮又艱辛的義診之旅
經歷了一周的辛勞義診的潘華說,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援疆之旅,不僅辛苦,更感受了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缺醫少藥的生存狀態,和對中醫藥的期盼。辛苦是因為路途遙遠,整個義診一路旅途奔波勞頓。他5號從景市乘車到了南昌,再飛烏魯木齊,再飛喀什,再乘車到阿克陶縣。返程14號晚上飛回南昌再返景,第二天沒有休息就正常上班了。
義診期間他從一個山鄉到另一個,最遠到達了吉爾吉斯坦邊界中國的77號界碑。沿途的交通條件很差,還很危險,途中就遇到了一次泥石流。潘華說,只有到了那里才真的體會了“地廣人稀”。廣闊新疆游牧生活和惡劣氣候,讓那里的生活條件艱苦,也缺少醫學知識,有更多的常見病患者,比如肺結核、胃病、風濕、婦科病、膽結石、脂肪肝等。
牧民騎摩托開大卡趕來看病
作為中醫專家參與義診活動的全省只有兩個中醫醫師。因此在短短的一周義診里,潘華除了乘車和吃飯,幾乎都是不停的接診病人,一天要接診20多個,5天接診了60多個病人。
“當地牧民聽說專家義診,都騎著摩托開著大卡車從幾十公里外趕來。”在接診中,他發現很多疾病都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有關,比如每年10月就開始冰雪,溫度達零下30多度,濕寒得的風濕病,山體不長植物,沒有蔬菜主食牛羊肉患有脂肪肝,游牧生活得胃病和膽結石,還有生孩子都在家里普遍的婦科病等等。這些在內地人并不多發疾病,在當地卻很常見。有的老年風濕病患者骨關節已經嚴重變形失去了勞動能力。
潘華在義診這類病人時,除了治療還教給當地醫生針灸、推拿療法,義診期間共指導當地醫生30多人次。看到牧民由于看病交通不便,又缺少中藥,他還指導患者使用一些常用中醫推拿按摩和熱敷保健,緩解病痛減輕癥狀,受到很多患者稱贊。潘華說,看到牧民對健康科普知識缺乏,他特意向活動主辦方省總工會和當地的縣鄉醫院提了建議,建議從改變牧民不良生活習慣開始,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新疆偏遠地區醫療條件十分落后,非常需要醫學人才,他希望有更多援疆義診機會,把中醫藥推廣到新疆少數民族,也希望更多醫務人員投身援疆義診行列。
資料鏈接
江西對接幫扶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江西省與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對接幫扶城市,本次義診地區為克州阿克陶縣巴仁鄉。據悉,義診共接診患者1100余人次,檢查治療267人次,指導當地醫生診療79人次,捐贈各類藥品物品及發放心理宣傳手冊共計約1萬元。義診中專家們還就改進醫療設備、醫療人才培育、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