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孔“小窗口” 摘除盆腔“巨患”!——市二院婦科微創技術再創佳績
近日,市二院婦科團隊在科主任王曉暉帶領下,憑借精湛醫術,運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成功摘除直徑達35厘米的巨大卵巢囊腫。此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市二院婦科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復雜病例治療中再次實現重大突破。
58歲的徐大姐(化名)已絕經十余年。一個月前,她開始出現上腹部脹痛、食欲不佳的癥狀,還伴有尿頻。隨著腹部逐漸增大,她誤以為是肥胖所致,并未重視。直到一周前出現陰道出血,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即前往醫院。CT檢查結果顯示,盆腔內存在一個巨大包塊。此外,她還患有高血壓、慢性腎炎、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膽囊結石及單純性腎囊腫,多種基礎疾病疊加,為后續治療增加了極大難度。因病情復雜,徐大姐輾轉來到市二院婦科門診求治。經過詳細檢查,王曉暉發現徐大姐體內的包塊直徑達35厘米,遠超籃球大小。面對如此巨大的卵巢囊腫,手術治療是唯一的選擇。但傳統手術創傷大、恢復慢,且術后疤痕明顯?紤]到患者的年齡、復雜身體狀況以及對美觀的需求,最后決定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為其實施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市二院婦科團隊此前已成功開展過多例經臍單孔腹腔鏡下盆腔包塊手術,最大的包塊達38厘米,但此次患者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手術難度較以往明顯提升。這不僅考驗著手術團隊的技術水平,更對手術操作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手術萬無一失,婦科團隊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討論,針對患者的基礎病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和風險應對預案,并對術中可能出現的出血、感染、臟器損傷等風險進行了全面評估和周密準備。手術通過經患者肚臍微小切口置入器械,在高清腹腔鏡輔助下,緩慢放出約8000ml液體后,順利切除子宮及雙附件,過程順利、出血少、損傷小。術后徐大姐恢復良好,僅留下隱蔽的微小疤痕。
此次手術成功,彰顯了市二院婦科團隊在微創領域應對復雜病例的卓越實力。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因創傷小、恢復快、美觀等優勢成為婦科手術趨勢,此次突破標志著醫院婦科腹腔鏡技術在合并多系統疾病患者的治療中再次邁上了新臺階。市二院婦科團隊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廣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微創的醫療服務,讓更多患者受益于先進的醫療技術,重獲健康與美麗。
責任編輯 | 祝心韻
校 對 | 張 穎
一 審 | 朱亞平
二 審 | 王海波
三 審 | 何 莉
文稿來源 | 婦 科 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