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旗背后的故事】內鏡巧取致命魚刺
近日,市二院內鏡中心收到了患者江先生送來的一塊牌匾和一束鮮花。牌匾上鐫刻著“鏡下擒刺解食管穿孔之險,仁心濟世避開胸手術之苦”的字樣,講述了一段成功化解風險的救治經歷和患者由衷的感激之情。
50歲的江先生在家中用餐時不慎誤吞魚刺,當即感到咽喉劇痛,嘗試吞咽食物、飲用食醋等民間偏方后,疼痛非但未緩解,反而出現胸骨后撕裂樣劇痛,冷汗淋漓。家人立即將他送至市二院就診,CT檢查顯示魚刺已穿透食管壁形成穿孔,隨時可能引發縱隔感染、大血管損傷等致命并發癥。
消化內科副主任楊衛生憑借多年內鏡診療經驗,他敏銳判斷仍有機會通過微創技術化解危機。在麻醉科、影像科多學科團隊配合下,楊衛生帶領團隊在內鏡中心展開“鏡下擒刺”行動。高清內鏡顯示屏上,一根長約3厘米的鋒利魚刺斜插在食管第二狹窄處,周圍黏膜高度水腫,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二次損傷。楊衛生謹慎操作,先用透明帽推開腫脹組織,再以異物鉗精準夾住魚刺根部,最終將魚刺完整取出。整個操作過程要求極高精度,任何微小的角度偏差都可能傷及相鄰的主動脈。
術后患者康復順利,出院當天,江先生特意定制了鎏金牌匾,并附上留言“多虧了您,我才不用挨一刀”,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對醫者精湛技藝的贊嘆,更飽含對“以患者為中心”醫療理念的深切認同。
“這牌匾是鼓勵更是鞭策。” 消化內鏡團隊近年來為150余名患者實施急診內鏡取異物術,將微創理念貫徹到極致。正如消化內科主任方年富所言:“當一塊牌匾不再只是錦旗墻上的裝飾,而成為銘刻醫者初心的里程碑,這便是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最好詮釋。”
責任編輯 | 祝心韻
校 對 | 張 穎
一 審 | 朱亞平
二 審 | 王海波
三 審 | 何 莉
文稿來源 | 內鏡中心 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