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師徒共譜醫療和諧新篇章——記市二院心血管內科吳民、萬雪永師徒
師傅:吳民,學士學位,主任醫師,46歲,現任二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全市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的學科帶頭人,他在心血管內科創建了市衛生系統唯一一家“全國青年文明號”并成為首任號長。
徒弟:萬雪永,31歲,學士學位,主治醫師, 2001年分配到市二院心血管內科工作,黨支部委員,“全國青年文明號”第二任號長。
他們師徒二人都是共產黨員,都畢業于江西醫學院,又都在一個科室工作。這對事業上的師徒在工作中極具默契,在平凡的醫療崗位上,懷著對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強烈的事業責任感,共為我市醫療衛生事業奉獻出光和熱。
師傅悉心指導 徒弟刻苦鉆研
吳民在自己不斷提高的同時,主動關心、幫助、帶領科室的年輕同志共同進步。與萬雪永結成事業上的師徒后,為了使萬雪永有更大進步,吳民全身心、毫無保留地給予醫學理論和實際操作上的指導。
每天查房,吳民總是把萬雪永帶在身邊,耐心地講解對病人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的指導思想,病理原則以及預期治療效果。科室組織全科醫護人員對危重病人和疑難病癥進行搶救,吳民也要求萬雪永每次都要到場,通過實踐加深理論功底。事后,他還主動給徒弟“開小灶”,講解專業技術上相關問題。
萬雪永虛心好學,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仔細體會,不懂的地方主動向吳民請教。在吳民的傳、幫、帶下,萬雪永進步很快,成為同時進院4位年輕醫生中的“尖子”。在科里救治住院的心臟病人中,不少人來科里咨詢,指名找萬雪永,有的第二次住院,點名要萬雪永當他的主治醫生。
互尊互愛 共同提高
進入新的世紀,吳民多次被醫院派往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學習心臟介入治療技術,成為我市開展該項治療技術第一人,對于這項新技術,他已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和其他同志。
萬雪永雖然出類拔萃,可對師傅始終尊敬有嘉。一次,萬雪永當夜班,凌晨2時,一位高齡心肌梗塞患者進院搶救,萬雪永想采用最新的溶栓技術,但又怕風險大,擔心老人受不了,他吃不準。考慮再三,還是打電話求教師傅,沒想到10分鐘以后,吳民就趕到了醫院,不僅肯定了萬雪永的治療方案,更是協助萬雪永,師徒聯手鏖戰到天明,使病人轉危為安。
現在萬雪永醫師是心血管內科的技術骨干,他和同事們把科里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師徒愛崗敬業 堪稱楷模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發病沒有固定時間,多少個深夜,師徒倆被急診電話驚醒,不管是雷電交加還是風寒雨雪,都得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沖入茫茫的黑夜之中。非常辛苦,而且責任重大,但師徒倆愛崗敬業,將責任二字緊記心中,在工作中樹立了愛崗敬業的模范作用。
2005年,心血管內科獲國家級"青年文明號"稱號, 2007年,黨、工組織換屆,萬雪永全票當選黨支部委員,并接過了心血管內科第二任“全國青年文明號”號長的重任。
吳民,萬雪永就是這樣一對互幫互助的師徒,在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以事業為重,時刻將病人的安危記在心頭,將病人的康復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共同在醫療的舞臺上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