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術論壇為載體 推動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市二醫院成功舉辦2022年瓷都消化論壇暨ESD治療手把手培訓班
近年來,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痔套扎術等內鏡技術發展迅速,為讓我市各基層醫院醫務人員盡快掌握內鏡相關技術,更好服務患者,近日,市二醫院消化內科舉辦了2022年瓷都消化論壇暨ESD治療手把手培訓班。
此次學習班包含兩個部分,首先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痔套扎術等理論知識培訓,市二醫院消化內科方年富副主任醫師、市中醫院張檢平副主任醫師等進行了專題授課,分享了ESD、EMR及內痔套扎術的基礎理論知識、治療適應證、操作要點、并發癥的處理等,參會專家及學員踴躍發言,積極討論,明確了內鏡手術的技術要點,對后期臨床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隨后,大家在市二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進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痔套扎術的觀摩學習,消化內科楊衛生副主任醫師和程方喜主治醫師為學員們進行現場演示,以手把手教學的形式幫助學員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手術操作技能,將治療風險降至最低。
最后,進行了ESD手把手培訓,指導老師從學員的操作手法著手,細心講解病灶標記、注射的要點,耐心指導學員在內鏡下用刀切開病灶四周黏膜,沿著黏膜下層將病灶進行剝離的注意事項,特別講到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避開血管。大家虛心學習,認真操作,在離體動物器官上成功完成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例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培訓結束時,大家收獲良多,并表示期待類似培訓活動能經常舉辦。
方年富表示,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作為一種內鏡微創治療手段,創傷小、費用低、術后恢復快,適合消化道早期腫瘤診治,但ESD操作難度高、風險大,操作者需接受嚴格培訓,一般要經過學習ESD相關知識、現場觀摩、動物實驗、正式操作四個階段。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手把手培訓班的舉辦,對提升消化道早期癌的診斷水平及ESD規范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為我市消化內鏡技術的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提升醫務人員內鏡技術水平的同時也擴大了醫院在市內消化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