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啦 這些知識你必備
近期我省受冬寒潮影響迎來多地大范圍的“斷崖式”降溫、雨雪、冰凍、大風天氣。友情提示小伙伴們,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每到冬季,氣溫下降,冷空氣頻繁,疾病就異常高發,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統計顯示,冬季心腦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都是老年人群的高發疾病,而來醫院就診住院的病人中,有50%以上的患者是舊病復發者。
因而有關專家提醒大家,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防疾病新發,更要防舊病復發。
01 注意保暖
氣溫的陡變可以引起血管的強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及腦血管病等疾病。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除了要穿暖和,保護好頭、脖子、腳等容易受冷的部位外,還應避免用冷水突然刺激而誘發心絞痛。
02“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涼意漸濃,有的朋友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乏力等癥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要經常給腎“打打氣”。晚上堅持用溫水泡腳15到30分鐘,水沒過腳腕,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于耳,搓熱耳朵能有效補養腎氣。
03 運動不宜過激
一項對1645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每周步行4小時以上的老人比每周步行少于1小時者,心血管病住院率減少69%,病死率減少73%。有一定鍛煉基礎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慢跑,以行進中沒有明顯氣喘為宜。一般人可打太極拳、做操等緩慢運動,不宜激烈運動。早上6點-9點是心腦血管最危險的時段,應避開鍛煉,等太陽出來或黃昏時再鍛煉。
04 吃得清淡
再重口味的人,此時也應該管住嘴巴了。一天的攝鹽量控制在5克以下,吃鹽過多,加速血管硬化和血壓升高。少吃動物脂肪和甜食,煙酒也要戒除。多吃豆類、番茄、乳品、海帶、鮮蘑菇等含鉀高食物,可促進鈉的排出。
05 有一個好情緒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脾氣暴躁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要放寬胸懷,接納自己,不要悲觀,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