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有妙招——三伏貼
關于夏季養生很多人可能只知道防暑降溫,清熱解暑,往往會采取吹著空調、吃冷飲、水果、涼茶等方式,但是中醫認為陽虛、寒濕體質的人過度貪涼飲冷會給人造成陽氣耗損、寒濕內停加劇,到了冬天就容易生病,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腹瀉、結腸炎、各種關節炎等。因此夏季不僅需要防止中暑,還需要注意充實陽氣、避免寒濕內伏。對于夏季養生防病我們還有個重要的方式—冬病夏治之三伏貼。
夏季是一年中陽中之陽,三伏天更是夏季陽氣最勝的時段,中醫認為這時候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容易滲透到體內,因此用藥后吸收得最后徹底。
冬季所受的風寒,由于冬季的陽氣不足、不利排寒,寒氣便會沉積,必會氣血淤阻,這叫“寒凝血滯”。夏季陽氣升發,皮膚腠理開泄,心火正盛,積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經和關節處,最易被趕出來,若錯過這個季節,陳寒未去、又添新寒,慢慢導致寒凝成結、毒素堆積形成疾病,身體炎癥反反復復。
總之,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客觀條件,用特定的中藥在特定的穴位上貼藥以治療某些疾病的治療方法。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三伏貼常用適應癥有哪些呢?
“三伏貼敷” 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可以治療多種反復發作及過敏性病癥,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癥狀,減少發病率。
三伏貼常用適應癥有哪些呢?
呼吸疾病:虛人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等;
胃腸疾。郝晕秆孜笣円鸬奈该、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
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產后頭痛、產后風等寒癥;
兒科疾病:遺尿、厭食等(虛寒性);
骨科疾。猴L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頸腰椎病、軟組織勞損;
其他疾。核闹疀雠吕,免疫低
三伏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1.著裝:貼藥部位主要在頸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貼藥當天建議女士們不要穿連衣裙、連身衣,最好是選擇深色的、較寬松的衣服。
2.飲食:貼藥當天忌食“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鮮、花生、韭菜、芋頭等;不宜吃冷食,如冰激凌、冷飲等。當天可沖熱水澡。貼敷期間,應禁忌冷飲和油炸食物。
3、貼藥后局部皮膚紅腫、瘙癢、水泡,避免搔抓破損,水泡潰破者注意保護創面,以免感染。
4、如有發熱應暫停貼敷。如出現局部皮膚發紅、微癢,可隨時揭去。
5、皮膚有破損、對貼敷有過敏者不能進行貼敷。
6、夏季氣候炎熱,衣著宜涼爽,避免汗出過多貼敷不粘。
7、成人每次貼敷時間為6-8小時;
兒童貼敷時間:
3月齡至12月齡者,每次貼敷1小時;
1歲至3歲者,每次貼敷1.5小時;
4歲至7歲者,每次貼敷2小時;
8歲至10歲者,每次貼敷2.5小時;
11歲至13歲者,每次貼敷3小時;
14歲至17歲者,每次貼敷4小時;
三伏貼注意事項
敷貼前
飲食方面最好不要吃太辣的“發物”,飲食盡量清淡些,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尤其是夏季人體易大量出汗,補充水分應及時。作息規律,不熬夜,不做“網蟲”,少吸煙,少飲酒;護膚方面:注意保護和清潔皮膚,特別是敷貼穴位的地方,在夏季的夜晚或者外出時,做好防蚊防蟲的準備,防止因蚊蟲叮咬引起皮膚紅腫或感染。貼敷前一天,要用溫和的沐浴產品急性感染癥狀兩天,效果不會受影響。”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經期出血量較多,也可適當推遲進行貼敷。
敷貼時
最好是穿著寬松,最好是穿舒適的純棉衣物,最好是穿深色的衣服,以免藥膏沾染到衣服上面,難以清洗。第一次貼敷或者皮膚特別敏感的人,可以事先在家里試試自己對膠布是否過敏,如有過敏癥狀在貼敷前一定要告訴醫生,改用防過敏膠布。如果是特別怕熱、易出汗的人,也可事先和醫生溝通,他們會根據情況在固定時少貼幾層膠布,讓您感覺舒服些;或者選擇下午晚些時候去醫院貼敷,不要趕在天氣最熱的時候。
敷貼后
敷貼的時間最好是遵照醫囑,切不可有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的想法;貼敷后應減少運動、盡量避免出汗,防止藥貼脫落。“貼敷后會出現發熱等感覺,可以待在涼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貪涼。不要馬上進到溫度很低的空調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更不要將電扇、空調直接對著貼敷部位吹!
提高三伏貼療效需治養結合
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克制,不要和正常人一樣乘涼休閑、避暑,以配合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遠離空調 進入空調房后,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
少吃冷飲 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向外發散時困難,影響治療效果。
睡眠充足 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
情緒樂觀 研究表明,平和樂觀的情緒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一種最佳狀態,這種狀態有利于頑疾的治療和康復。夏季氣候的影響使一部分人心情煩躁,易于激動,因此,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通過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方式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這種情緒。
適度鍛煉 適度的鍛煉可增加神經肌肉協調性、鼓舞陽氣的生發、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同時增強體質和機體的抵御能力。
2020年三伏貼的最佳貼敷時間從7月16日開始,至8月24日結束,共計40天。
初伏貼: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貼: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貼: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伏后加強貼:
敷貼季節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建議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此,錯過的話,第二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也可以每伏的前三天連續貼。
地點: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康復樓5樓中醫科理療室
聯系電話:07988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