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清明 防控疫情 中醫藥特色穩人心
當前正處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又逢“清明”前后,陰雨連綿,氣溫回暖,是極易滋生細菌與病毒的流感高發季節。無論是居家防疫,或是復工復產的您以及親愛的家人們,切不可掉以輕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把新冠肺炎歸屬于“疫”病范疇,其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新冠肺炎當屬“寒濕(瘟)疫”,是感受寒濕疫毒而發病。《黃帝內經》有云“形寒飲冷則傷肺”。治療寒邪,當溫散、透邪;治療濕邪,當芳香避穢化濁。
中醫講究“上醫治未病”,預防感染、消毒避瘟是應對新冠病毒肺炎和春季流感的上策,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積極防疫,您或許還可試試以下方法:
一、中藥艾熏
組成:艾葉
功效: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扶陽固脫
用法及用量:點燃中藥艾條放置于安全的地方,使其自然燃燒釋放出艾煙于空氣中;一般可持續熏灸30-60分鐘,建議2-3天一次。
艾葉性味芳香,辛散苦燥,為散寒除濕,溫經止痛和避穢辟邪之要品,是我國古代用于預防瘟疫的重要藥物。晉代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就介紹了用艾葉煙熏預防瘟疫傳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期“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另不相染”。
現代研究也表明,艾煙對多種細菌和病毒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市面上有各種灸專用艾,亦可選擇多配方組成的艾條,在疫情防控期間,普通居家、社區環境均可采用艾條煙熏的方法有效進行空氣消毒、殺菌。我們普通的家庭消毒也可以簡化為面積計算,約每25m2使用一根艾條(約為25克/條)。熏蒸時建議分區域,逐個房間輪流熏蒸,熏蒸時關閉房門,熏蒸完畢后徹底通風再進入房間。
二、中藥香囊
組成:佩蘭3g、藿香3g、石菖蒲3g、薄荷3g、木香3g、白芷3g、丁香2g、肉桂1g、生蒼術3g
功效:調節氣機、疏通經絡。使氣血流暢,臟腑安和,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中藥香囊源自中醫里的"衣冠療法",民間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其在中醫古籍中記載常用于預防瘟疫,適用于尚未感受邪氣的易感人群,可使其氣機調暢,邪不內生,避免體內濕、寒、熱與外邪相引,乘虛發病,體現了“治未病”理念。
三、中藥代茶飲
組成:太子參3g、金銀花3g、藿香3g、桔梗3g、甘草3g
功效:扶正祛邪,芳香辟穢。
中藥代茶飲,指用中草藥與茶葉配用,或以中草藥(單味或復方)代茶沖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樣飲用。可有扶正祛邪、清熱解毒等功效。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藥代茶飲為我國的傳統劑型,是在中醫理、法、方、藥理論原則指導下,依據辯證或辯證與辯病相結合對病情的判斷,為防治疾病、病后調理或養生保健而組方選藥合制而成的劑型。
中藥代茶飲可根據病情需要辨證組方、隨癥加減,并按藥物的性能特點等選擇恰當的使用方法,程序簡單,調配方便,針對性強,既保持了中醫湯劑辨證論治加減靈活、療效顯著的特色,又克服了傳統湯劑煎煮繁瑣、攜帶不便的缺點,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大家可以在家根據處方用量自行調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