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控肺結核?+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這個主題寓意著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的情況下,另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也是當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防治工作時不我待!我們呼吁大家繼續團結一心、共同攜手,積極為消滅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結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并為消除這兩種傳染病的危害、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貢獻力量。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產生的飛沫傳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當前我國有30%的人感染了結核菌,他們當中一般有5-10%的人會陸續發病而成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得了肺結核如果不能及早就診和正規治療有可能帶來嚴重后果。肺結核可以使患者失去勞動能力,嚴重者甚至死亡。
咳嗽、咳痰超過2周,出現咯血或痰里帶血絲是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此外,胸悶、胸痛、午后低熱、夜間盜汗、全身無力、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等也是肺結核的常見癥狀。出現以上這些癥狀應盡快去當地結核病定點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肺結核后應根據醫生的治療要求堅持服藥、定期復查、樹立信心,只要認真完成治療療程,絕大多數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會有傳染性。治療期間盡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要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如必須去,需佩戴口罩。此外,在治療期間還需注意休息和加強營養,在飲食方面應以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同時還應多吃品種多樣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糧更好。
預防肺結核首先是控制傳染源,盡早地發現在人群中的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早確診,早治療,早治愈。第二是發現傳染性患者后要及時采取相應的隔離等防護措施。患者如果咳嗽、打噴嚏,要用手帕或者用手肘部遮掩口鼻,不要面對其他人咳嗽、打噴嚏。另外要養成不隨地吐痰的習慣。肺結核患者的居室要做到經常通風換氣。第三是保護易感人群,嬰幼兒出生后接種卡介苗對于預防兒童結核病,尤其預防兒童重癥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非常有用。另外,對于感染結核菌后容易發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免疫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糖尿病人、腫瘤病人等,可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