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的防控
近期,我省樟樹市、新干縣由東南亞地區旅游歸鄉人員感染登革病毒輸入引發了登革熱疫情。登革熱是什么病?有哪些癥狀?如何防控登革熱?莫慌,小編這就告訴您!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DENV)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感染登革熱后,患者出現的癥狀很像流感。一般會發燒至40℃ 以上,并伴頭痛、眼后疼痛、惡心、嘔吐、腺體腫脹、關節、骨骼或肌肉疼痛、點狀出血性皮疹等。登革熱潛伏期因人而異,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5-8天發病。從感染風險來看,老人、兒童及孕婦、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者容易感染登革病毒,這些人群即使只出現輕微癥狀,也建議立即就醫。
一般來說,第一次感染時,大多數人癥狀并不嚴重,康復后就會對該種血清型登革熱產生免疫抗體。但如果之后再感染另一種血清型登革病毒,則可能導致重癥,嚴重的可引致休克、器官衰竭等。所以,以前得過登革熱的人尤其要小心!登革熱退燒后不一定安全,可能還更嚴重!發病 3~7 天后,當出現嚴重腹痛、持續性嘔吐、嘔血、牙齦出血、呼吸急促不安,提示病情加重,需要采取支持及對癥治療措施。
登革熱是一種通過伊蚊(花蚊子)傳播的疾病,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人與人之間不會通過密切接觸、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當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登革熱可防可控可治,關鍵在于預防。
登革熱防控的關鍵是防蚊滅蚊、清除孳生地。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沒有叮咬就沒有傷害。建議居民從自我做起,做好居家環境及周邊環境的衛生、蚊蟲孳生地清理。掌握蚊蟲的習性,盡量避免蚊蟲的叮咬:每日伊蚊活躍時間段(上午8~10點和傍晚4~6點)減少外出活動,減少到積水和植被豐富的地點散步或健身運動;盡量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并且遠離積水、廢舊輪胎等容易孳生蚊子的地方;如若外出,請穿好淺色的長衣長褲,裸露皮膚涂抹驅蚊劑,一般每2~4小時需要補噴一次;戶內安裝好紗窗,可噴殺蟲劑滅蚊。掛好蚊帳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驅蚊酯、埃卡瑞丁、檸檬葉桉葉油的驅蚊產品。使用殺蟲氣霧劑注意不要向床單、衣物上直接噴灑,噴灑之前收好餐具,噴灑之后關好門窗,待 1 小時之后開窗通風,散盡之后再進入房間。
廣大群眾要加強健康防護意識,“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如出現發熱、頭痛、紅疹、肌肉酸痛等癥狀,應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就醫治療, 近期若去東南亞或國內其他發生登革熱疫情的地區旅游、務工、商務,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并告知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