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正當時 白天防暑早晚防寒
暑熱漸退、秋意漸濃。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后氣溫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白天防暑早晚防寒
這個季節白天雖炎熱,可早晚已經開始很涼爽了,而此時,我們該注意白天防暑,早晚防寒。
另外還要注意保暖下肢和足部,免得寒從足下生,導致腹部臟器的氣血失調,引發身體各種不適,患上或加重胃疾。
此外,作息方面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做到早睡早起,使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
秋天是人體代謝與自然界一樣進入陽消陰長的狀態。此時,精神調養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
保持健康的運動
秋高氣爽,氣溫適宜,秋季可謂鍛煉的好時節。秋天經常參加健身活動,不僅可以調心養肺,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而且還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有助于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后的氣候變化。建議大家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如爬山、打太極拳、游泳等。
可多食酸、甘味食物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飲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同時,秋季濕熱交蒸,飲食宜以健脾祛濕、益胃生津為法?啥嗍乘帷⒏饰妒澄,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蘿卜、番茄、冬瓜、蓮藕、豆角、玉米、葡萄、黃花梨、龍眼、水蜜桃、菠蘿、哈密瓜等,同時可以多食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