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來襲前,您準備好了嗎?
小伙伴們還記得元旦以來,那場曠日持久延綿不斷的雨么,我省日照時數創同期57年來新低,雨水量比往年多出一倍多…終于我們告別了陰雨綿綿的冬季,走過了陽光明媚的春天,小編不幸告訴您,馬上又要進入梅雨季節的夏天了!又快到了漲水的季節!在洪水來襲前,多掌握一些地質災害知識,多了解一些洪水相關疾病防犯措施,防范于未然,您準備好了嗎?
避雷
不要在涼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下雨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針一樣。所以,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品(如傘、鋤頭、鐵鍬、羽毛球拍、釣魚桿等)
防洪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辦
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層建筑避險,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并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如牢固的樓頂、學校、醫院等。注意收集各種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為逃離險境的好工具,不要不了解水情而涉險渡水
在駕車時遇到洪水怎么辦
在水中要非常小心地駕駛,觀察道路情況。在洪水中出現熄火現象,如果洪水還在不斷上漲,應立即棄車,因為在不斷上漲的洪水中試圖驅動一輛拋錨的車,是十分危險的。不要企圖穿越被洪水淹沒的公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被上漲的水困住。
暴雨時不要在馬路兩側行走
因低洼的地形,馬路兩側是最易積水的地方,在積水中不易辨別情況。馬路兩側埋有下水管線及其他管道,當井蓋子丟失時,一旦貿然踏入,就會傷及自身。馬路中央積水可能存在其他危險,如遇漩渦應繞行,否則會落入井中。
山體滑坡
斜坡上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
發生前兆
坡腳處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復活現象,或者出現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變或渾濁等類似的異常現象;坡腳處土體出現隆起現象;坡體中部、前部出現放射狀裂縫;滑坡簡易觀測數據突然變化。
如何避險
發生滑坡時,應向滑坡邊界兩側之外撤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滑坡發生時不要迷戀財物,應迅速撤離。
災害期間有哪些常見疾病和傷害?
洪澇災害過后,衛生條件差,生活設施被破壞,容易發生以下疾病和傷害:
1、腸道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肝炎。
2、皮膚病:浸漬性皮炎(“爛腳丫”)、蟲咬性皮炎等。
3、意外傷害:溺水、觸電、中暑、外傷、毒蟲咬螫、毒蛇咬傷等。
4、中毒:食物中毒、農藥中毒等。
洪災期間,為保護自身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災區群眾應做到:
(1) 一定要飲用經過消毒處理的水,喝開水或經檢驗合格的礦泉水等瓶裝水
(2)不吃腐敗變質和被污染及霉變的食物,隔夜的飯菜一定要重新蒸煮后再吃。
(3)生吃瓜果要洗凈和去皮,不用臟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
(4) 飯前便后洗手,不要隨地大小便和亂扔垃圾,到指定的地點就廁,倒垃圾。
(5) 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盡量減少在水中浸泡的時間,要防止中暑、防止受涼、防止蚊蟲叮咬。
(6) 注意環境衛生,盡量減少到處走動,防止疾病傳播擴散。
(7) 消除恐慌、憂慮等精神壓力,增強戰勝洪澇災害的信心。
(8) 出現腹瀉、發熱等不適癥狀,要及時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