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慢性腎病,呵護腎臟健康
有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每10個成人中就有一個慢性腎病,但知曉率不足5%。慢性腎臟病防治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曉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認知率低的“三低”特點。因此,慢性腎臟病被稱作為“沉默的殺手”。保護腎臟,事不宜遲,尤其是隨著糖尿病發病人數的增加,糖尿病性腎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導致尿毒癥的首要因素。
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腎臟每天要過濾和清潔約200升的血液。通過對代謝物和礦物質進行過濾,并連同水分將其排泄到體外,腎臟使體液礦物質和血液酸度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此外,腎臟還具有控制人體血壓、刺激生產紅細胞以及保持骨骼健康等作用。
人體的腎臟有很強的能力儲備,當人體的腎臟功能受損50%以下時,人體是不會察覺的。慢性腎臟病初發時,患者一般沒有不適癥狀,往往被忽略。然而,看似健康卻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死于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如發展到尿毒癥,不僅損害健康,甚至將危及患者生命。兩至三成患者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其腎功能損害已經發展至不可逆轉的階段。大眾對腎臟病的認識少、知曉率低,普遍認為“腰痛”才是腎臟病的表現;同時,腎臟病的發病比較隱匿,沒有明顯臨床表現,容易被忽視,患者因“水腫、頭暈、乏力”就診時往往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腎臟損害。
保護腎臟的七大準則
1.定期行體檢,重視尿常規檢查,關注血壓、腎功能、泌尿系超聲結果;
2.保持機體健康的水分吸收:腎臟可通過尿液排出身體的垃圾。每天適量充分飲水,不憋尿,保持尿路暢通,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尿路感染;
3.控制血糖: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會形成腎臟損傷,糖尿病患者必須進行定期檢測確保腎臟功能。
4.控制血壓: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會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但只有少數有人知道,它也是腎損傷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5.多做運動、健康飲食、保持體重:這樣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與慢性腎病相關的疾病。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戒煙限酒、忌飲食偏咸,攝入大量蛋白質食物會增加腎臟負擔,需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6.禁止吸煙:吸煙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的速度。如果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便會損害了腎臟正常的工作能力。
7.不要濫用藥物:遵醫囑用藥,不濫用消炎藥、止痛藥及對腎臟有損害的抗生素,不亂吃保健藥; 走出“中藥沒有副作用”的誤區,服用中藥應至正規醫療機構開具,不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特別是某些含馬兜鈴酸的中藥); 勿信“魚膽清火”等傷腎偏方。
對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肥胖、高尿酸血癥等疾病患者都是慢性腎病的高危人群,應定期體檢,每年檢查一次尿常規和腎功能非常重要。若出現夜尿增多、小便多泡沫、水腫、血尿、腰酸腰痛、頭暈乏力、視力異常等癥狀更應當及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對于已診斷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我院腎內科李鵬主任建議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積極控制血壓;
2、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高鈣低磷低嘌呤飲食
3、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可延緩腎病發展;
4、注意休息,生活規律,避免疲勞,預防感冒。
5、重視降脂治療;
6、糾正貧血及糾正礦物質代謝紊亂;
7、腎臟病的治療是長期過程,應定期至腎臟病專科隨訪、正規治療,切勿自行停藥;
8、不相信偏方,不私自用藥,勿病急亂投醫,以免耽誤病情。臨床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接診醫生自身腎功能情況,以規范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