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醫院專家提醒:冬季養生 中年 老年有不同
近期,我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按自然界氣象、物候的變化逐步總結發展而創立的。而二十四節氣養生則是根據不同節氣闡釋養生觀點,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等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剛剛過去的冬至既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民間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因為此時為一年最為寒冷的時候,冬至節氣來臨陰極養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營養。小編特意請來市二醫院中醫科主任潘華副主任醫師來和大家說道說道,冬至時節有哪些是我們,特別是中老年人需要注意的?
冬天是閉藏的季節,特別是冬至后,要冬不擾陽,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適當進補可使腎水中的一點真陽能在來年得到很好的發揮,所以,冬天進補可以吃些大補的中藥,如膏丸、膏方和大補丸。在冬至這幾天進補是最好的,并且要少吃生冷寒性的食物。
中年人冬至養生秘要
《黃帝內經》里講:“三十歲時,人體肌肉堅固,血脈充盛;四十歲,臟腑經脈都處于盛壯平定狀態,頭發開始斑白,五十歲,肝腎開始衰竭。所以說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人在中年,應當大為修理一番,重新振奮根基。”
一、靜神少慮
1、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
2、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
二、不過勞
1、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
3、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
三、節欲保精
腎精充足,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所以不可縱欲。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然損傷腎氣,傷及根本。
古代養生書里這么講:“三十歲,八日一泄;四十歲,十六日一泄,體弱的人,更要慎之又慎,人到五十歲,二十日一泄。能這樣保持始終的人,老當益壯”。
老年人冬至如何養生?
一、心態好
保持處世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的心態,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腦。正所謂“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二、飲食調理
1、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2、食宜清淡: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老年人飲食應“三多三少”: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3、食宜溫熱熟軟:老年人陽氣日減,年老會齒松脫落,咀嚼困難,宜食熟軟食物。
4、食宜少緩: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
三、順時養生
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
四、起居與藥物結合
老年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養腎精。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后天營養的充足。
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調養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
老年人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注重脾腎,兼顧五臟;調整陰陽;多以丸散膏丹,藥食并舉,防病延年。